安康娃:流氓方式維穩能持續多久

【新唐人2010年12月26日訊】當今的中國,“維穩”這個詞早已成了中國特色,甚至各級政府已經把維穩當成了必修課。“穩定壓倒一切”變成了政治任務,任何工作都要給維穩讓路。在一些地 方,維穩也成了地方政府維護其權力利益的工具,成了權力濫用的最好包裝。

這麼多年政府權力的濫用問題,不僅不見好轉,反而愈演愈烈。 缺乏法律有效監督制約的政府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普通民眾在政府權力的淫威下一次次遭到權力的踐踏。於是民眾為了自身利益,必然採取一些行動,進行利益的訴求。要麼是通過較為溫和的方式如上訪、發網帖,但當這些表達方式遭到粗暴對待甚至是充耳不聞的時候,那麼民眾則要採取暴力的方式,這些年越來越 多的群體性事件便是以暴制暴的最好例子。

某些地方政府對於民眾合理的權利訴求總是要扣上破壞社會穩定的帽子,在穩定壓倒一切這塊招牌 的掩護下,政府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所謂“鬧事的民眾”,而對於民眾為什麼“鬧事”,則往往避而不談。

今天的中國式維穩的成本可謂是水 漲船高。去年高達5140億。維穩也成了很多地方官員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儼然大有把維穩與GDP增長放於同等重要地位的趨勢。維穩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官員的一項政績。如果有一天維穩成了這個國家大書特書的所謂成績,不知是對民眾的諷刺,還是民族的悲哀。

在很多地方,一旦發生突發群體 性事件,各個部門齊上陣,採取各種方式維護社會的穩定。對於上訪的民眾,往往採取毆打跟蹤截訪等方式,前段時間披露的福建上杭縣政府與北京安元鼎保安公司 簽押送訪人員的事件,可謂是將地方政府對待上訪人員的野蠻、殘暴、踐踏公民人權與法律的斑斑劣跡暴露無疑。公權被赤裸裸的市場化,黑監獄在全球民主法治的 大背景下,竟然是號稱公僕的政府委託私人設立的,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政府在處理群體性事件中的方式違背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政府的權力是人民授予的。一個口口聲聲說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卻用暴力的方式對待人民的訴求,這是為何?政府代表的人民利益在哪裡?過去很去地方政府還可能對民眾的利益訴求採取敷衍了事的態度,現在則更加明目張膽的用暴力方式進行彈壓。不知在整個社會都在呼喚民主、自 由、法制的今天,政府的這種野蠻是誰賦予的?

跨省追捕恐怕又是維穩的一大衍生物,從遼寧西豐縣委書記張志國進京抓記者,到河南靈寶警 方跨省追捕舉報當地濫征地的公民王帥,從陝西渭南警方跨省追捕作家謝朝平,到寧夏吳忠警方跨省追捕王鵬,跨省追捕屢屢刺痛公民言論自由的神經,難怪很多網 民在論壇上發帖的時候,往往都喜歡附帶寫上“謝絕跨省追捕”的免責聲明,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哪天會被以“破壞社會穩定,侮辱誹謗政府工作人員”的罪名而鋃鐺 入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被公權力演繹的淋漓盡致。

不知道政府今後還會在維穩方面,製造出什麼新的花樣?是否真要把民眾馴服成緘口不言的羔羊才肯甘休!

如果說把大多數警力用在跨省追捕、控制上訪人員、應對突發群體性事 件上,那有多少警力算多?警力越多只能證明一個問題——社會動盪。作為暴力機器的員警,用政治術語來說是“專政工具”,專政工具為何要對手無寸鐵的 普通的民眾濫施淫威,這難道就是權力的天生嗜好?

中國式維穩,讓矛盾更加激化,不僅沒有迎來一些官方人士期盼的穩,反而是陷入了危機。民眾對政府喪失了信任感,對權力者充滿了憎惡甚至是仇恨。維穩危機的背後歸根到底還是對權力沒有任何約束,權力的授予來自於上級政府,民眾成了一個在很多官員眼裡類似于木偶的東西,形同虛設。

權力的濫用,表明法律在國家體系中依然是極其弱化的狀態,人治到法治依然有 很長的路要走。當法律既沒不能有效限制政府權力,又不能在現實中真正做到保護公民的各項權利得時候,一張紙上空文成了對法律的最好注腳。對那些一貫打官腔的老爺們,都不如一塊遮羞布。

──轉自《搜狐論壇》 有刪節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