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多八八災民不滿交通重建

【新唐人2010年12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2日電)國科會今天發表「八八水災災後社會心理工作模式建立」整合型研究計畫的發現。報告指出,事過一年,仍有44.6%的當地居民不滿意政府災後的交通重建工作。

國科會補助,由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許文耀、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鄭英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方德隆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駱慧文博士等人執行的「八八水災災後社會心理工作模式建立」整合型研究計畫,今天在國科會舉行記者會發表研究發現報告。

研究報告指出,八八水災與921地震同為巨大天然災難,但不同的是,921地震後一年,大部分的交通運輸網路已修復;但是八八水災後一年,通往山區的交通硬體措施仍有待加強,本次研究以358位仍居住在災前住所的居民為樣本,結果有44.6%的比例不滿意政府災後硬體措施的重建工作。

經媒體詢問,許文耀說,所謂的硬體措施是指交通重建。

以他自己為例,他說,要前往研究的災區(桃源鄉、那瑪夏鄉及寶來村),必須一大早搭高鐵,再轉換交通工具,一路顛簸到重建的災區,抵達時已過中午,若不能借宿,下午4時之前又必須啟程返回,否則將困在當地,顯示居民感受交通不便的問題,確實頗為棘手。

他還說,反之,他做921災後研究案時,他可以自行開車前往埔里,沒有不便。

駱慧文則說,茂林鄉多納村的關懷服務志工訪視時發現兩位獨居老人,為了替子女減輕負擔,自行節省膳食費用,不肯進食,因而體弱昏倒在家;幸好被發現,及時送下山就醫。

許文耀並說,本次研究還遇到很多困難,例如無法進入永久住宅調查,因為當地很多系統在審核研究案能否進入調查,就算居民同意,也會被一些團體告知不能做研究;這次災區很多分工,但沒有合作;可是居民真的很期盼交通重建快做好,否則醫療、農產運輸都受影響。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