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薰:1300億人民幣想買什麼?

台商在中國經商,將外匯、營業額與經濟成長率交給中共、提供中國勞工工作機會,卻一直得不到中國銀行充足的融資貸款。為什麼在中國面臨經濟急凍災難,亟需救援的關鍵時刻,中共卻在國共兩黨合辦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釋出將給予台商一千三百億人民幣融資貸款的訊息?

中共絕不會毫無條件拿錢出來支撐台商。中共要的是讓台商繼續留在中國,幫助中國渡過眼前的經濟困境。即使如此,這所謂的一千三百億人民幣究竟會不會落實?誰能取得貸款?全都有戲可唱。而且這些貸款即使能夠落實,台商也沒有白吃的午餐,按照中共官員的習性,台商必定得提出相當的擔保、前金後謝才有可能分到貸款。

可是中共喊出一千三百億人民幣的目標,真的只是讓台商繼續留在中國而已嗎?看看這次國共會談的「九項共同建議」的第二項,也就是明年春天就要推動的兩岸金融合作──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監管合作機制與貨幣清算機制,就可以知道中共一兼二顧的目標是台灣歷經17年的經營,亞洲地區第一個、曾經獲得世界銀行評比第一名的個人與企業信用資料庫。

到目前為止,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庫,只提供會員機構查詢運用,基本上就是台灣的金融構與信用卡公司。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庫花了十幾年才能累積成立,如果為了台商在中國不確定能夠拿到的貸款,把這個資料庫開放給中共,中共會如何來運用這些資料,絕不是「只談經濟不談政治」幾個字可以輕輕帶過。

中共為了救自己的經濟,本該依台商在中國的經營規模與狀態,給予工廠資產都在中國的台商適當的融資扶持,這和台商在台灣的資產信用狀況完全扯不上邊。明年春天就要上場的金融MOU,如果不先問問資料庫裡每一個台灣民眾的意見,想要暗度陳倉,台灣民眾的怒火將是預料中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