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大批農民工或被淘汰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的採訪報導)中國官方最近公佈的一個有關農民工的藍皮書警告,如果不盡快為農民工提供增長知識和技能的機會,他們將面臨嚴峻挑戰,甚至最終被市場淘汰

中國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公佈的這份藍皮書題為《關於農民工與深圳產業發展問題探析》。藍皮書首次比較詳盡地闡述了2007年深圳社會發展的進展,並對2008年深圳社會發展形勢進行了預測。藍皮書認為,隨著產業結構升級,深圳農民工因為教育程度偏低,不僅可能會負面影響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他們自身也將面臨『產業壁壘』、『知識壁壘』等嚴峻挑戰,甚至最終被淘汰

《南方日報》星期二援引藍皮書撰寫者、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長孔愛玲的話說,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特區外的勞務工中有78%是農民工。而特區內的勞務工中,農民工佔59%,其中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佔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 49%。從職業看,他們56%以上是在工廠當工人,行業主要分佈在電子、機械、家具、服裝、玩具、餐飲及服務業,其中高技能人才僅佔1%。

深圳農民工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和勞動環境差、危險性高的勞動崗位上。農民工發生職業病和工傷事故的比例普遍比較高。例如,在廣東省非公有制企業裡所發生的工傷事故中,農民工的傷亡人數是總數的80%以上。

有專家建議,要設立農民工綜合管理服務機構,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推進工資支付監控制度,杜絕最低工資水平以下用工的現象。同時,針對農民工收入水平低的特點,完善相適應的醫療保險,讓更多農民工享受到醫療保障。旅居法國關注中國勞工問題的蔡崇國表示,深圳在認識農民工問題方面在全中國是領先的:

蔡崇國:「我們可以看到深圳現在開始在各個方面都走到了前頭。80年代,深圳是中國的經濟開發區,深圳在各個方面甚至在政治改革方面都領先。我覺得這是好事,因為深圳是比較特殊的,一方面它接近香港,另外,它幾乎是一個移民城市,和其他城市比起來,官僚的拖累還是要少得多。深圳推出了對農民工待遇改善措施,推出了社會發展藍皮書,推出了工會法執行的具體方案以及工會勞資談判的一些新規則。但是,我們要看到它的具體落實。」

深圳調查隊的孔愛玲還對對現階段深圳農民工的大量進入會削弱產業創新能力表示擔憂。她認為,由於大部分農民工分佈在簡單的體力勞動行業,他們對技術、工藝、管理等方面的創新活動難以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這就必然降低深圳企業整體創新能力。

藍皮書的作者認為,在各種產業面臨升級過程中,發展高科技化、高知識含量產業,並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是深圳當前及以後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但是,目前深圳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所需時間和經濟的承受能力,面臨因產業高端化而被淘汰的命運。蔡崇國先生表示,中國的中央政府也需要盡快注重農民工的問題:

蔡崇國:「中國工人的工資低,中國沒有工會,沒有工人罷工,沒有勞資談判,所以,他們可以剝削工人。進入21世紀以後,跟過去不一樣了,農民工還是很多,但是16歲到25歲之間的年輕工人數量要少一些,8、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要和5、60年代的人比起來要少一些。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8、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是網絡的一代,是電視的一代,很多人都不願意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去忍受艱難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忍受那麼低的工資。所以,他們的要求會高一些。還有年輕一代比較好地認識到他們的權利,這幾年的勞工權利問題比8、90年代要多得多。現在年輕人對自己的權利意識,跟他們的長輩比起來要清楚得多,這些東西都是企業要面臨的一個新的勞動市場。」

有專家認為,要解決農民工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問題,就要按照《2003到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的要求,加大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投入,加強與內地培訓機構合作,建立深圳企業與農民工輸出地勞動保障部門、職業教育機構的長期合作關係。為農民工入職、轉崗就業、技能提升提供培訓機會,幫助具備相應技能的農民工向高端產業流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