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宏觀調控對台商的影響与因應

【新唐人】為抑制不正常的經濟過熱,大陸在今年4月29日宣布實施宏觀調控措施。究竟自施行以來,有哪些成效,對外資厂商又有哪些影響?今天在一場由台灣海峽兩岸基金會舉辦的 大陸宏觀調控對台商的影響与因應 講座中,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提出了精辟的剖析。

以五月份的數据觀察,宏觀調控的确達到部份成效,例如短期信用貸款和投資放款已明顯減緩;但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仍然偏大。同時在施行過程中,突顯了大陸經濟目前面臨的几個重大難題:首先,大陸的煤、電力、石油均嚴重不足,煤的庫存量已降到歷史最低點,電力供需的缺口則達到約3000万千瓦。這對在大陸投資的厂商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台灣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說﹕要評估其限電措施是否影響到你對接單、出貨的順利,這點我想是每個厂商都要去評估的。

其次,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并不容易從根本上解決,例如地方政府只注重本身經濟建設成績,導致大量重复且低效能的投資;此外,銀行體系呆帳嚴重,但地方政府和銀行的勾結問題卻并不容易在短期解決。根据著名投資机构-史坦普公司的預估,大陸金融體系的呆帳約有2兆人民幣,這對中國的財政將造成重大負擔。

面對大陸宏觀調控及當地的經濟風險,外商及台商是否有其他的因應之道?

蔡宏明表示﹕本來每個企業走國際化的路線就必須要在不同市場之間去作調配。 從成本的角度看,包括東南亞地區像越南、印尼,相對上,還是有它的价格競爭力。其實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

新唐人記者 茅志剛 王元秀 台灣台北采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