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湛江民间艺术“舞人龙”“飘色”

【新唐人2013年10月13日讯】“舞人龙”和“飘色”属于广东湛江地区内民间艺术中的“中国一绝”。湛江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特殊的地理与气候环境,造就了古檏淳厚的民俗民情。这两种民间艺术洋溢着古老文化中的人性美。

舞人龙

“舞人龙”最早流传于东海岛的东山镇。东海岛位于雷州半岛的东北侧、湛江市区南面的雷州湾。这里内连半岛,外环浩瀚的南海,环境得天独厚。岛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粗犷乐观的性格和勇敢拼搏的精神。他们创作的“舞人龙”所以称为一绝,乃是一种完全用人体组合成龙形的大型民间广场式表演,有别于国内所有的以龙为题材的表演。

“舞人龙”的表演者全部是男性青壮年和儿童,青壮年站着,称为“龙桩”,儿童骑在上,称为“龙脊”,“龙脊”骑在“龙桩”的双肩上,上身后仰,头枕在后一“龙桩”的左肩上,以此构成一段段相连的“龙节”,从而组合成了一条人体构成的龙体。龙体的长短视情况而定,可长可短,一般是几十人,长则达几百人。往往是排演一次倾村而出,也有几个村庄联合演出的大型“舞人龙”,连续三个晚上,人数愈多气势愈盛,观赏效果愈好。这是其它同类的舞龙所无法比拟的。如果在沙滩的海潮涨退中起舞,其场面更是荡气回肠、令人目不暇接。

“舞人龙”相传出现在明末清初之际。当时,明朝抗清队伍被入主中原的满清军队打败,一路败退到雷州半岛,他们准备在附近的东海岛稍作休整后再撤往海南岛,以便重整旗鼓,光复大明河山。当时正值中秋佳节,在万家庆团圆之际,他们更加思念故土。东海岛的父老为激励抗清将士的士气和斗志,开展劳军活动,于是,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激情中,就诞生了这种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的“舞人龙”。

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龙”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血肉之躯塑造的“龙”,威武雄壮,体现不可战胜的群体力量,以及众志成城的精神,“舞人龙”之所以代代相传,历演不衰,弘扬的正是一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飘色

“飘色”是湛江吴川梅绿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吴川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面,其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形式多姿多彩,“飘色”与“花桥”、“泥塑”被誉为“吴川三绝”。尤其是“飘色”,更是令人眼界大开和叹为观止。

“飘色”,是色台上装扮固定姿态人物、流动游展的,集戏剧、杂技、美术为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惊险飘逸,巧夺天工。每台飘色上都有“屏”和“飘”,台上的人物或道具为“屏”,屏上的各种姿态人物为“飘”,故名为“飘色”。因为飘出的部分凌空架起,只有一丝以道具为外观的连接,使人感到奇妙和不可思议。飘色最初是一屏一飘或两飘,即由一人或两人扮演飘色表演,由人抬着游行;后来发展到一屏多飘和多层飘色,装到双轮车上推着走动,难度更大,技术要求也更高。发展到现在,梅绿已经可以制作大型的十三飘多层高难度飘色,高达42 m。随着科技进步,飘色上可以做到喷火、喷水、电动旋转等,现在又有了水上飘色。

“飘色”的内容和节目名称多取材于古代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名著、英雄传说等,如“李靖收哪吒”、“徐九经卖酒”、“红衣女侠”、“包青天”、“盗灵芝救夫”、“六国封相”、“李广大将”、“赵云大将”、“樊梨花征西”、“康熙王朝”、“三打白骨精”等。

“飘色”是吴川元宵节庆典的一项重要内容。元宵节据说源于我国西汉时代,后来节期不断延长,从汉代的一天到唐代的三天、宋代的五天,一直是延长的趋势,而到明代,节期又增加到十天,自初八至十七夜罢。“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也叫“灯节”、“灯夕”,人们张灯结彩、观灯游赏、放烟火、爆竹、猜灯迷、吃元宵等。“元宵节”的“特点是‘闹’”。除了上述的活动外,这么长的节日里最热闹的是“社火”,如舞狮子、舞龙、早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土戏台……等等,多姿多彩。

在这中国的狂欢节中,各地的庆贺活动的“社火”不尽相同,“飘色”是湛江吴川元宵节中重要而最热闹的“社火”活动,其“娱神”色彩也非常浓厚,其中有潜在的因素。按中国广大农村戏剧的演出习俗,这些“小戏”多是搭野台子或野场子搬演(经济条件好的才建造固定戏台),这些台子或场子搭建在神庙之前,演戏一个重要原因是答谢神灵的庇佑或表示对神的尊敬。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