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直擊】11月12日完整版(1)

【新唐人2014年11月13日訊】【環球直擊】11月12日完整版(1)

提要
藍 紅 黑 解析北京APEC三原色
東盟峰會開幕 聚焦南中國海
一戰停戰96週年 各國隆重紀念
中國公民赴美簽證延期 紐約華人談看法

藍 紅 黑 解析北京APEC三原色

11號,第22次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在北京閉幕,一個多星期來的北京,和平常大不相同。在北京罕有的藍天下,上演著,大國間的-外交角逐,北京當局的-所謂「全力維穩」,以及民間的-不堪其擾。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APEC峰會期間的一些爭議和結果。

APEC•藍

好久不見的藍天,在APEC峰會期間重回北京,不過代價卻是,包括北京在內的六個省市:
1、超過2500家企業被勒令停產限產。
2、4400多處工地停工。
3、預計高達百萬架次的車輛出行受到限制。

另外快遞停發、早點攤消失、供暖中斷、醫院部分項目暫停等等擾民措施,超強手腕,讓北京的空氣指標,迅速從10月末,「污染指數」最高400多,「重度污染」,幾天內迅速跌到最低40多,「空氣優良」。

大陸網民說,當局似乎在告訴百姓:「不是我們做不到,只是你們不重要。」

APEC•紅

10號晚上的APEC領導人晚宴,一條由燈光打造的紅色地毯,在車隊前緩緩展開,不過效果,卻被網友評價為「像是在血水裏開車」。

其實APEC期間,北京市民也能親身感受到「APEC紅」不過,卻是全市100多萬「紅袖章」傾巢出動。

微博網友披露,當晚為外賓點燃的煙花照亮北京,但北京市民出門看煙花,卻發現幾乎各個樓道裏都坐著「紅袖章」大媽,他們是當局請來的,最底層的維穩人員據媒體披露,APEC期間,北京街頭有百萬名這樣的所謂「志願者」。

當局全面維穩,假想敵是誰?數千名訪民被遣返,異議人士遭嚴厲管控,大國小民,讓民間質疑,當局維持表面穩定繁榮,究竟為了誰?

APEC•黑

21國的政要首腦,為期一週的會議,達成兩份,白紙黑字的成果文件,包括啟動由北京主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的進程,以及建立亞太反腐敗合作等大框架。

不過,這二者也都面臨外界質疑,擔憂中國市場的開放度,和權力操縱市場,會有損區域貿易,以及對中國人權法治狀況的擔憂,可能會讓引渡外逃貪官的工作受阻。

另外,雖然中美在會間達成「加強反恐合作」但兩國對於「恐怖活動」的界定,卻仍有分歧。

亞太各國,因結構性衝突而產生的黑雲密佈,中日首腦黑麵握手,以及兩岸高層會談,會不會讓國共黑箱合作的黑雲更重?七天的會議,太多的議題,太多的質疑,美中雙方是否能真正合作、化解分歧,還有待時間來證明。

新唐人記者林瀾紐約報導

滬港通啟動在即 傘運清場成焦點

習近平上週日與梁振英會面後的第二天,香港就正式宣佈,已經被擱置三週的滬港通即將在17日正式啟動,但這也引發了外界擔憂,港府會不會加速對雨傘運動進行武力清場。為甚麼呢?來看本臺記者喬安的分析報導。

所謂的滬港通,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人通過經紀商或證券公司,在規定的範圍內買賣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因此,滬港通其實包括了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

但是一個多月前香港爆發雨傘運動後,滬港通也隨之被擱置。

而擱置的理由,香港交易所給出的理由是「等待監管部門批准」。

梁振英也在上週二聲稱,滬港通被擱置,都是因為香港的民主運動。

究竟滬港通的延期是否同雨傘運動直接相關,還無法證實。

但是,此前外界紛紛推測中共會在APEC結束之後,開始對香港雨傘運動進行清場,而梁振英也曾經表示,只要「佔中不結束,滬港通就沒希望」。

如今,滬港通已經準備啟動,因此外界紛紛關注,在歐巴馬週三離開中國之後,港府會不會對雨傘運動強行清場?

星期二,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已經向市民發出強硬警告,對於仍然不撤離街頭的民眾,警方已經作好準備、進行抓捕。

因此未來的兩三天,港府與抗爭群眾會不會爆發新一波的衝突,值得我們仔細關注。

傳清場在即 港大律師:法治應行公義

香港雨傘運動星期二踏入第45日,針對高院延長禁制令及授權警方執法,有消息指當局最快週四清場。有資深大律師認為市民應當守法,但強調法治精神是行公義、好憐憫。不希望法律成為當權者治人的工具。

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希望受禁制令影響的佔領區人士明白法庭的判決及遵守法律。不過他強調政府立法、市民守法,並非法治的全部。

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家傑:「法治要用法律行公義,好憐憫。當然如果法庭已經有一個清楚的判令,那個判令應該被尊重,受影響的人應該遵行,不過我想再三指出,法治如果僅是簡單的是政府立法市民守法,法律就會成為統治的工具,同時會淪為以法治人。」

本身是律師的何俊仁議員認為造成今日的局面皆因港府管治失效。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俊仁:「破壞法治最大的責任是政府,最大的責任是由於這個政府是沒有意志、沒有權威執法,而背後更加清楚的原因,就是整個制度使大家覺得無法管治下去。」

有消息指警方、律政司及司法機構開會商討佈署行動,據悉最快週四清場,佔領人士繼續公民抗命就要面對刑事責任。

新唐人記者林秀宜在香港報導

學聯與泛民等再談變相公投 未有共識

再來看香港方面的消息。香港學聯、學民思潮、泛民立法會議員及民間團體,週二晚對議員辭職發動變相公投一事開會商討,會後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表示,各方還未達成共識。

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學聯及學民思潮都同意,辭職公投是雨傘運動下一個比較可取的方案,但一些分歧可能要等下次會議才能解決到。」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因為需要各方回去自己的團體再討論一些問題。」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承認時間緊迫,會在星期四會後儘快作決定。

東盟峰會開幕 聚焦南中國海

就在APEC會議剛剛結束之際,第25屆東盟領導人會議星期三(11月12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開幕,南中國海問題是此次東盟峰會的焦點。

東盟10國領導人將在峰會上重點討論如何緩和目前在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主要是與中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爭端。另外東盟共同體建設的進展和東盟共同體下一階段的發展願景也是此次峰會的討論重點。

東盟主席、緬甸總統吳登盛:「東盟需要通過加強一體化,謀求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保證有包容性的發展,減少貧困和縮小發展差距,以維持經濟的活力。」

東盟主席、緬甸總統吳登盛在開幕式上還特別強調東盟成員國在今後解決各種問題時需要保持團結一致。

東盟成立於1967年,成員包括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越南、寮國、柬埔寨以及緬甸10國。東盟峰會每年舉行兩次,美國,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會派領導人或是高級代表參與峰會。

新唐人記者李博文綜合報導

一戰停戰96週年 各國隆重紀念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96週年。全球多個國家舉行了隆重的儀式,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按照慣例,法國總統歐蘭德來到凱旋門腳下的無名烈士紀念碑前,獻上花圈並點燃火焰,緬懷那些逝去的英雄。

隨後,歐蘭德前往法國北部的聖母洛雷托國家公墓,為新落成的圓形紀念碑剪綵。

紀念碑由500個金屬板組成,上面刻有來自40多個國家在法國陣亡的近58萬名士兵的姓名。

而在英國倫敦塔下,紅色的陶瓷罌粟花海格外引人注目。這裡一共有88萬8千246朵陶瓷花,每一朵花代表一名陣亡將士。

經過幾個月的佈置,最後一朵陶瓷花在11月11日安置完畢,而這也是英國紀念停戰日的活動之一。

倫敦塔副管理者約翰•布朗上校:「我非常的感動,我真切感受到這整個一切(紀念)的意義。」

而在比利時伊普爾,這個曾經經歷過三次血腥戰役的小城,也在當天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

人們聚集在梅寧門之前,獻上花圈緬懷亡者。

伊普爾旅遊主管彼特•索羅斯:「我們懷念成千上萬犧牲了的士兵,捐軀在伊普爾與其他地區,他們為了自由與和平而戰。」

在南半球,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也舉行了大規模的紀念活動,4000多人到場參加。

前總理約翰•霍華德在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前表示,希望大家一起紀念澳洲精神。

前總理約翰•霍華德:「澳大利亞參戰不是為了征服別人,而是為了維護弱者,並守護本國一直引以為豪的種種價值。」

日前,加拿大才經歷一場恐怖襲擊,造成一名守護國家戰爭紀念碑的士兵遇難。

因此,出席活動的加拿大總理哈珀與安妮公主,陪同遇難士兵的母親一起向紀念碑獻上花圈,表示追思。

在緬懷戰爭英雄的同時,加拿大也在考慮提高國家的安全措施。

這次活動共有4萬多人參加,負責巡邏維安的警力也比以往增加。

新唐人記者周琪綜合報導

湖南上千工人堵政府

湖南省株洲市大型國企,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鹽株化)停工,每月只給工人718元生活費,並停繳工人的醫保社保,又因買斷工齡給的標準太低,11月10號,上千工人聚集市政府示威,抗議貪官搞跨國企。

「中鹽株化」因經營不善,旗下分公司陸續關停,目前80%的分廠已經停產,近期又關閉了清水塘老基地,因工齡買斷標準太低,公司幾個月沒交保險,繼上個月26號上千工人在清石廣場堵路示威後,11月10號上千工人聚集市政府,手拉多條巨型橫幅示威。

中鹽株化工人羅先生:「對於工齡買斷,還有後續(安置)都沒一個說法現在。」

該公司工人表示,公司準備一年以3800元買斷工齡,當地其他的化工廠都是7000、8000元買斷,差距太大了。

中鹽株化工人張先生:「現在很多分廠都已經停產了,每個月發個700多塊錢的工資給我們,怎麼生活?我們這個公司改制以後準備把它買斷,普通工人一般至少也有20到30年的工齡,買斷的標準一年就是3000多塊錢,正常的標準也不能低於一萬塊錢。」

該公司工人還表示,他們十多年沒漲工資,每月工資僅1000多元,而且都從事有毒有害的崗位,一些工人罹患癌症。

中鹽株化工人張先生:「本身這個化工廠就是高能污染產業,主要的問題就是管理不善,上面的那些領導貪污成風,小小的一個分廠經理、一個廠長他們一年灰色收入都幾十萬,公司資本都已經挖空了,產品不營利,所以搞不下去了。」

中鹽株化創建於1956年,集團公司下轄誠信丶永利兩大子公司,員工總人數6800人。

新唐人記者熊斌、舒燦採訪報導

11月11日全球看中國

11月11日全球看中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
美中擬簽協定 避免軍事衝突

根據美國官員透露,美國總統歐巴馬與習近平在週三的「奧習會」上,可望公布兩項協議,避免將來雙方發生軍事衝突。其中之一,是未來如果將舉行重大軍事演習,雙方必須先通知對方﹔另一個協議則是規範兩國軍方在海面或空中遭遇時的相關行為準則。

英國每日電訊報
陳方安生:我們愛的香港 正在眼前崩壞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表示,只有當北京當局對爭取民主的香港民眾做出讓步,雨傘運動才可能退場。她強調,中共統治香港已經17年,但卻並未了解民心,反而與民心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美國紐約時報
中國污染監測APP停用美使館數據

為了保證北京在APEC期間有藍天,數千家工廠停工,數百萬人不能開車,甚至連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空氣污染監測數據,也被中共下令禁用。因為北京當局稱空氣是「輕度污染」時,美國使館的數據卻顯示「非常不健康」。民眾對此諷刺表示,發達國家用20年來解決空氣污染,中國只需一分鐘。

美國之聲中文網
媒體觀察:互聯網:歐巴馬籲開放 中國專家呼守疆

週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北京APEC峰會上,呼籲中共當局開放互聯網,並且重視知識產權,不要利用網絡竊取商業機密。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隨即聲稱,網絡空間也是中國疆域,需要保護。但網友立即諷刺說「難怪中國有網絡長城」,甚至批評倪光南是「腦殘院士」。

【我有話說】赴美簽證延期 你怎麼看

[我有話說] 赴美簽證延期 你怎麼看

紀念老兵節 紐約第五大道盛大遊行

今天是美國的退伍軍人紀念日,也被稱做「老兵節」,全美各地都有各種紀念活動。當天在紐約舉行了全美規模最大的老兵節遊行,我們隨記者楚玉去現場感受一下。

今天在第五大道上舉行的老兵節遊行,可謂盛況空前,從現場來看有兩三萬人(參加),包括旁邊的民眾也是熱情高漲,我們現在一起來看一看遊行的盛況。

遊行打頭陣的,是由曾經參加過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老兵組成的哈雷摩托車隊開道,他們雖年邁卻顯得老當益壯。摩托車轟鳴而過,襯託著他們的矯健身姿,和不輸當年的風采。

紐約警察局的樂隊方陣緊隨其後,警長布萊頓一改往日的嚴肅,熱情向夾道兩邊的民眾致意,而市長白思豪也一展親民風格,與圍觀的遊客互動。

紐約消防局也不甘示弱,盛裝載道,陣容龐大,並一路打著節奏明快的鼓點。

身著蘇格蘭傳統服飾吹風笛的樂隊,也迅速吸引了眾多民眾的目光。

在每年的老兵節遊行當中,備受矚目的隊伍,就是受邀而來的法輪大法方陣。

法輪功學員易蓉:「這些老兵都是為國家,為保衛國家而不顧自己生命安危的人,所以他們是為國家獻身的;那法輪功學員是為了真、善、忍,為了信仰而可以獻出生命的人。」

隊伍中有人展示優雅祥和的法輪功功法,也有身著廣袖唐裝的仙女,手持真善忍花燈,成為現場最受矚目的美麗焦點。

紐約的老兵節遊行是美國最著名的傳統活動之一,今年估計有超過兩萬人參加,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60萬旅客觀賞。

新唐人記者楚玉、奧利弗紐約報導

紐約唯一病患出院 美國擺脫埃博拉

經過3個星期的治療,紐約首位埃博拉病患斯賓塞週二康復出院,請看記者承懿從曼哈頓表維醫院發來的報導。

表維醫院醫生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紐約醫生斯賓塞(Craig Spencer)將不會對公眾造成健康危害,可以出院。針對民眾關心的安全問題,市長百思豪召開新聞發佈會。

上午十點二十左右,在市長白思豪的陪同下,斯賓塞出席了記者會。他成為全美第三例痊癒出院的埃博拉患者。

紐約市長白思豪:「斯賓塞克服了曾面對的困境,也展示了怎麼幫助他人,斯賓塞可以痊癒出院,紐約也擺脫埃博拉。」

斯賓塞被送到醫院的時候,主治醫生以為只是演習,沒想接到紐約首個埃博拉病例。非洲70%的埃博拉患者頻臨死亡,因在西非救治埃博拉病患而感染的醫務人員,回到美國後全部治癒。

埃博拉主治醫生Dr. Laura Evans:「這是真實案例,我們醫療團隊準備好了,習慣了接受挑戰,埃博拉沒甚麼不同,為紐約人提供醫療服務很自豪。」

作為人道主義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Doctors Without Borders),斯賓塞呼籲大家繼續關注西非埃博拉疫情。

紐約醫生斯賓塞:「今天我康復了,再沒有埃博拉病毒了。請和我一起繼續關注西非疫情,確保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回家後,不再感到羞恥。」

自10月23日被確診以來,斯賓塞一直在紐約貝勒維醫療中心(Bellevue Hospital Center)接受隔離治療。醫護人員讚賞斯賓塞去西非救助病患的人道精神,也被他的樂觀幽默而感染。

斯賓塞出院,也意味著所有因救治依博拉病患而染病的美國醫療人員都康復了。美國不存在埃博拉案例,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新唐人記者承懿、宋升樺紐約採訪報導

飛躍114米 越野摩托高手展神技

羅賓•麥德森在越野摩托極限運動界,可謂大名鼎鼎。他的每次特技挑戰都驚險無比。讓人們在觀看時屏氣凝神,觀看後大呼過癮。下面,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麥德森的最新挑戰。

這裏是猶他州的猶他奧林匹克公園,地勢起伏,道路崎嶇。

不過,極限摩托車手羅賓•麥德森輕輕鬆松呼嘯而過,對他來說,這些彎道只是熱身用的。

真正的挑戰在這裏。

這個陡峭的斜坡距離地面,大約有19層樓高。只是站著往下看都有點令人心驚膽戰。

麥德森加速衝了下去,騰空而起,連人帶車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

換個角度再來看看。

麥德森平穩落地,整個飛躍長度達到114米。高超技巧讓人驚嘆不已。

新唐人記者周琪綜合報導

3百公斤超級胖男減重 醫估需3年

台灣一名44歲男子,體重達到近300公斤,號稱亞洲最胖,連日常的生活起居都趴在地板,必須要靠家人幫忙。週二被以大型車載到醫院做減重手術,院方估計療程要3年才能達成目標。

大的嚇人的身軀,必須要兩張可乘載400公斤的單人床併起來才能容納,穿的衣服可以當棉被蓋住3個大人,手臂比一般人粗壯好幾倍,李先生希望趕快被減重減到90公斤,可以出去找工作。

減重患者李先生:「(如果你減肥下來你最想做甚麼事)要找工作啊,(你希望你可以減到幾公斤)90公斤。」

醫師表示,這是目前國內最高記錄的「超級肥胖」,治療時間預計花費約2到3年的療程。

義大醫院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 黃致錕:「這個病人治療上我們會採取3階段的治療,第一階段就是地一個月我們先採取一些飲食跟體重的控制,包括心血管的復健,然後在一個月後我們會給他做第一階段的減肥手術。」

醫院訪視後發現,患者的哥哥與妹妹體重都屬肥胖體型,可說是一家都肥胖,但還是天天喝含糖飲料及愛吃油炸食物。

義大醫院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 黃致錕:「飲食習慣的不正常,跟飲食生活教育有關係,所以我在這邊還是呼籲一下政府,在肥胖跟健康跟生活飲食教育上,還是要多下點功夫,這樣我們才不會常常見到這種兩三百公斤以上的病人。」

李姓男子在醫院與醫生共同打氣,希望在未來的療程能夠早日達成減重目標過新生活。

新唐人亞太電視李涓榕台灣高雄報導

九評

節目的最後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在大紀元網站上公開聲明退黨退團退隊的人數情況,截止到北京時間2014年11月12日20點,公開聲明三退的總人數已達到:183,422,207人,前一天的聲明人數為:110,836人。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