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秘辛:内卷加剧收入降 冬季续航缩水70%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1月14日讯】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不断飙升,中国网约车大军迅速膨胀,平台抽成也日渐增加,司机们的收入却每况愈下。电动型网约车更面临冬季续航缩水70%的困境,为节约用电不少司机不敢开暖风,如同待在“移动的冰窖”里。

公众号“北京燃次元”1月13日发表长文,披露了中国网约车司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与秘辛。

据文中披露,现年43岁的刘茂失业后,迫于生计于2020年,当起了全职网约车司机,一开就是三年多。他发现,如今的网约车司营生并不好干,越来越多的人与刘茂一样,为了“填饱肚子”“养家糊口”而不断涌入这个行当。

2023年,广州、深圳、济南、长沙、上海、重庆等多地先后发布预警,称网约车的运力与需求已趋饱和。

截至2023年11月末,全中国持证网约车司机的数量超过了643万人,与2022年末相比,增加了约134万人;网约车运营车辆则超过274万辆,比2022年末增加近63万辆;获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的公司也多达335家。

“包括出租车跟网约车,现在这一行哪有赚钱的?” “谁愿意干这网约车,不干这个干啥?没有工作可干。” 网约车司机纷纷抱怨说,这个群体整体呈现出疲倦、郁闷、无可奈何的状态。

待在车上等顾客的时间越来越长,收入却不断在下降,是中国网约车司机共同的感受之一。

据前述长文披露,李海明3个月前被公司列入了“优化”(即裁员)名单,中年失业的他养着两个孩子,还要还房贷,为了“赚点家用”,在北京兼职跑起了网约车。为了短期内增加收入,多跑高价长途单,李海明拒接了平台的“特惠一口价”订单,却因此被平台限制了派单量。

2023年12月11日的大雪天,李海明在楼宇缝隙的拥堵路段跑了6小时,只赚了40元,他在受访时告诉陆媒,这点收入“还抵不住一天的电费”。

老司机邓杰也对陆媒坦言“现在我们这行确实太难了”。据其透露,2023年他所在的海南陵水县猛增上千辆新能源网约车,数量比前一年翻了几倍;而12月去陵水度假的怡悦发现,从酒店打网约车到风景区和商圈,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时段,几乎都被“秒接”。

网约车平台为了吸引乘客,各种规则和做法翻新,受到损害的确是网约车司机。首先最明显的变动是平台对车费的调整。

网约车司机邓杰发现,现在网约车平台的车费抽成比例越来越高:一口价订单的抽成是29%以上,再加上扣除的信息费等杂费,已经达到30%以上;非一口价订单,一般抽成21%~23%。如果是特惠单,因为车费总价较低,抽成也就稍微低一点。

其次,平台动态调整发放给乘客端的优惠券,并将特惠价格显示在预计车费里。结果是在抽成不变的情况下,平台达到了刺激用户消费的目的,司机到手的份额却被压缩。

对开新能源网约车的司机来说,冬季续航时间的大幅缩短是他们的一大困扰。

例如,开北汽新能源汽新车的冯友,官方标的续航为500公里,实际不到400公里。因为冬天温度低,电池性能下降,电量最多只能充到280公里左右,如果车里开着低档暖风,耗电加上低温掉电,实际续航还要降到170公里左右。

报导披露,冯友的新能源网约车在冬季需要“一天两充”,遇到跑长途,往往跑到半路需要充一次电,回来也要充电,偶尔接到跨城的远途单,冯友只能通过换电补能。

开新能源网约车的李宇鹏每到冬天跑单时,则只敢把暖风维持在“手指不僵”的温度,开半小时就得关一阵子,觉得冷了再打开。不久前北京大幅降温,李宇鹏接到一位乘客的调侃,说他的车像个“移动冰窖”。

另一位北京网约车司机姜涛也调侃说:“冬天这么冷,开点暖风都觉得电量焦虑,电量起码下一半。”最夸张的时候,因为电池低温下性能衰减,表盘看着剩100公里,实际只跑了30公里。

卷不动的网约车司机也不想拼了。出租车这行,没有底薪,纯靠打表。想每个月多挣一点钱,就只能在车上耗时间。

网约车司机冯友粗算了笔账,如果每月想挣到五六千元,按照平均每小时四五十元的打表收入计算,每天都得干到晚上11点左右收车,一天至少要跑200多公里“就得很拼体力了”。

“北京的出租车,从前都是北京人在开,现在有了一些变动,多了很多外省人”, 冯友告诉陆媒,“这两年工作变动的人太多了,所以就先这样干着,我觉得没必要太拼了,(无论)干什么行业,有口饭吃就得了。”

(责任编辑:何雅婷)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