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粉红挑动民粹夺英博物馆“文物”却弄巧成拙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9月11日讯】近日,中共小粉红制作网络短剧,拿大英博物馆中展出的一只玉壶编故事宣扬“爱国情怀”,中共党媒趁机鼓动民族主义,欲逼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然而那只玉壶根本不是文物,博物馆也有明确标注制作时间与来源。真相曝光,党媒粉红反被舆情反噬,成为了国际笑话。

近日,一出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网络短剧突然在网络上被人热炒,并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共党媒的背书甚至热捧,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

据了解,这部短剧是以大英博物馆中展出的一只看上去古色古香的玉壶为蓝本,虚构这只玉壶化身为一个年轻女子,想办法逃出博物馆后,恳求影片男主角把她“带回中国”的故事。

党媒纷纷专访了这部网剧的创作团队,宣称该剧体现了“中国年轻人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并趁机鼓动民众的所谓“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挑起民众的所谓“民族仇恨”。

中共喉舌《环球时报》发表的一篇社评,就是先拿大英博物馆曾发生员工监守自盗的事件为由,批评大英博物馆的管理和安全防护存在漏洞,然后狠批英国有血腥丑陋的殖民历史,声称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大多是当年英国劫掠或盗取得来,并喊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口号。

网络社群中,一众小粉红大五毛也与党媒一唱一和,大肆鼓动民众的民粹情绪, 纷纷留言大骂“英国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强盗”,誓言“必须追回中国的古物”,“一定要把属于中国的拿回来”云云。然而,党媒粉红很快就被事实真相“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原来,影片《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主角“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并不是什么文物,而是苏州玉雕大师俞挺在2011年制作的一件现代艺术品,由制作者送交大英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小粉红想当然的拿这只玉壶来做文章,编出一部玄幻故事来宣扬所谓“爱国情怀”,不料却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在大英博物馆里,这个玉壶旁的展板上清晰写明了玉壶的制成时间、创作者及其来源。而对于小粉红在网络上的胡乱炒作,连中国媒体《南方周末》也不以为然,发文质疑“混淆文物与工艺品,赚取爱国流量,真的好吗?”

在英华人陈亮时日前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有学者和专家做过研究和考证,大英博物馆里绝大部分中国藏品,是通过正常渠道得到的。比如,一些收藏者花钱购买到这些藏品后,赠予大英博物馆。然而,中共官媒直接把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描述成是英国人从中国“偷过去”或“抢过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与大英博物馆的失窃事件也无关,党媒只是在“借题发挥”,进行政治操弄。

陈亮时说:“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发表,是在英国外相访华之前。因为近年来中英关系也比较差,我个人的感觉是觉得《环球时报》有点是借这个事情,给英国一点脸色看。”

陈亮时表示,中共官媒根本无意认真探讨事实,只顾挑动民族仇恨情绪;而许多网民也无视一个客观现实,就是不少中国文物在国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得以逃过文革浩劫。

自由亚洲电台的报导援引资料记载指出:大英博物馆共有近三万件中国藏品,最初的一百多件中国文物是斯隆(Hans Sloane)爵士的藏品;有3000件是19世纪弗兰克斯(Augustus W.Franks)爵士捐出的;至20世纪,清朝灭亡后,许多中国贵族、官员及学者纷纷变卖手中文物换取现金,这些文物中的一部分流入了大英博物馆。

在英香港历史学者杨颖宇指出,大英博物馆并非英国政府机构,而是法人组织,英国政府并无权力要求大英博物馆交出文物。

杨颖宇表示,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兽首,过去都是由财团和商人在海外拍卖会上购得,再捐赠给中国政府的。明明有其它更合理的方式追回文物,中共现在却不惜破坏和英国的外交关系来煽动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找完美国找日本,找完日本找英国”。而在中共官方的洗脑下,很多中国人完全忘记了文革浩劫毁掉了多少文物,却只留下了“被八国联军欺侮”“丧权辱国”的固有印象。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