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无钱养老 调查报导遭封杀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7月05日讯】“个人奋斗有用吗?在发了2500份问卷、访谈了200人之后,调研最终显示,努力并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处境,决定命运的主要是社会因素。”

讲述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命运的调查报导《如此打工30年》,开篇就写出了上面这段沉重的话语。本周二(7月4日),这篇报导由微信公众号“正面连接”发表后,得到了众多中国网友的分享转发,但很快原报导就被迫下架。有网友把这篇报导更改标题后转发到不同的平台,仍遭到网管的持续封杀

这篇报导的主角是中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农村进城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这个群体大约有8600余万人。迄今这些农民工已经在城市里打工了半辈子,但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在进入老年后却依然没能存下足够的钱养老

据报导介绍,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仇凤仙不久前做了一项研究,透过发放2500份问卷及访谈200人,想了解第一代农民工老去后如何维生。结果发现,他们中60.7%的人都不得不“干到干不动为止”。

当前,城市老人每月平均能领到3000元(人民币,下同)退休金,但第一代农民工在60岁以后每月却只能领到一两百元的养老金;他们都打工超过15年,但到了晚年,一半以上的老人手中的存款还不到5万元;他们挣到的钱都寄回家里供孩子上学,但结果,下一代阶层跨越不到20%。

1993到2005,全国城镇职工的月工资提高了1260元,而农民工的增长幅度是:68元。并非农民工们不努力,而是努力并不能真正改变他们及其子女的命运。

仇凤仙最后用“社会脆弱性”来描述这些农民工的处境,并支持这是一个时代性问题,深受社会排斥性政策的影响,远非个人能决定。

报导的作者洪蔚琳以自己家所在的小区保洁工人老赵为例子,讲述了第一代农民工现在所面临的处境。

老赵是河南驻马店人,到北京打工已经整整23年了。2000年初到北京时老赵才是32岁,他看过门,做过绿化,从2007年来到这个小区做保安,一干就是十几年。然而,他直到49岁时仍一个人住在冬天没暖气、夏天潮湿发霉的10平米地下室,依然没能攒够钱结婚.

“我7年没有休假,一天工作10小时,一个月2700。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情况,大家都是这样的。”老赵接受作者的采访时还特意叮嘱,“这几句话你千万不能删”。

老赵未来的养老金每月只有100多元,因此他打算打工到70岁为止。

更可悲的是,一直勤勤恳恳干活的老赵,如今已经整整两年没有领到过一分钱工资了。在小区取消保安岗位后,他转去做了保洁工,不料又过3个月,保洁岗位也不给发钱了。领不到工资的老赵依然坚持每天去做打扫卫生,期待着或许有一天公司会把拖欠的工资发给他。为了挣出饭钱,领不到工资的老赵只好在收垃圾时自己分类去卖废品,这样每月能卖出600多元勉强糊口。

在老赵眼里,这份工作仍然“来之不易”,因为他已经55岁了,在劳务市场,这个年龄只能去做更不稳定的日结工。由于“清退令”的出台,他即将连去工地搬砖的资格也会失去——这项政策严禁60岁以上的农民工再进入工地。

报导进一步指出,1993到2005年是改革开放带来红利的12年,在此期间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的月薪平均只提高了68元,而全国城镇职工的工资平均提高了1260元。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这意味着农民工群体在黄金年龄段形同一直被降薪。

报导表示,大部分的第一代农民工,年轻时顾不上考虑晚年,只能把工资用在当下。2009年养老金政策公布时,35%的人不相信或不理解这项政策如何与自己的未来有关,于是没有参保。等到他们60岁后只能领基础养老金,每月仅100多元。

即使有部分农民工参保了,但他们也很少能搞明白养老金是“多缴多得”的。一位45岁工人已缴了11年养老金,但因为一直按低档缴费,60岁后每月只能领195元。

1990年,中国城市曾出现大规模“下岗潮”,许多有城市户口的人也要“再就业”,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就被视为“麻烦”而首先遭到“清退”。一位89年开始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记得,一旦被“清退”后就很难再找到活干,他就曾经被开除后在桥洞住了一个月,自己带被子。

报导说,第一代农民工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想让他们不再重复打工的命运。但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带农民工的孩子大部分在初高中就辍学了,读到大专及以上的不到20%。有63.5%的孩子成为了下一代农民工。

报导还提到,在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八九十年代,农村还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看病是“裸奔”状态,多数人不愿把辛苦挣来的钱用于医疗。而职业伤害给他们造成的腰酸背痛,远比城市老人更严重。

仇凤仙的调查报告中也直言,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城市留给他们最深的痕迹可能就是健康问题,“他们带着一身伤病,回到乡村,回到那个原点,但那个原点已经不是当时那个原点了”。

“农民工老去后怎么办?”仇凤仙哀叹,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不会进入城市人的头脑。只有细究了他们的每一点付出和代价才会想到,“他们和城市人一样在城市工作一生,最后却一无所有,这并不正常”。

原报导链接:《如此打工30年》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