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12)

【上篇】逻辑、科技和认知:中国古代VS西方近代

接前文

7.3 基于信息传递的认知域讨论

信息这个概念极大地简化了这个问题的讨论。对于一个基于近代科学的认知体系,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认识者与被认识者之间要有信息的传递。在这个前提下的认知域主要受到三方面的限制:个体人接受信息,个体人对收到信息的处理,个体人之间信息的交换。

上一节中的第三、四、五认知分支认识者和被认识者都存在信息传递,因此都可以认为是在一个认知域内。这里称之为经验认知域或信息认知域。当今主流的科技都属于这个认知域。

7.3.1 个人认知域问题

认识者是否需要接受来自被认识者的信息构成了人类认知的第一个分类边界。这个边界与上一节中是否可区分认识者和被认识者相一致,可区分认识者和被认识者,就需要两者之间有信息传递,否则不需要信息传递。

个体人接受信息的五官在不同的人群、种族、地区和历史阶段等方面会大同小异。大同是指一般认为生理正常的人都具有的五官的感知,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小异可以是指不同人感官能力的差异和少部分人生理上五官不全的。

除此之外,一般被称为第六感的直觉、传统中医内景功夫、反观内视、传统心理学的内省,中华上古时期的三兆、三易和三梦之法等个体差异就非常大。另外更特异的是修炼佛家功夫得到的五通,修炼道家功夫得到的九九八十一层法眼等。但是这些,都被近代科学所排斥。原因之一,是因为无法理解这些认知方式中,信息是如何传递的,或者是认为这些认知方式不存在信息传递。

相对于经验、实证、理性来说,一般把没有信息传递的认知称之为直觉或本能:人们并没有获取每个对象的经验信息,因此也无从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认识者好像有一种内生的认知,或者说是本能。近代对直觉的研究,也是想方设法找到以前不能理解的信息传递、处理方式,如脑细胞对磁信息的直接感知研究等,排斥直觉或本能原本的认知含义。

中华传统的占卜和与之相结合的阴阳八卦理论是另一种无需与被认识者有信息交流的认知方式。人们只需使用各种不同的占卜方式生成卦象,然后根据阴阳理论就可推论被认识者的情况。因此近代科学认知观念中,也同样排斥这种认知方式。

人对不同的感官信息有不同的处理。如视觉信息会产生人们的理性思维,拥抱和接吻这样的触觉可满足人们的感情需求,味觉可帮助人们辨别食物,听觉可愉悦人的感情和在个体之间传递信息。

前面的章节讨论过,近代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把各种不同的感官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或者把各种不可感知的能量存在形式转换成可观察的视觉信号,这样就突出了人们的理性思维和认知。绝大多数近代实验科学的重大突破都是发现或发明了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把非视觉的、或人肉眼不可见的能量存在形式,转换成肉眼可见的信号,换句话说,就是在不断提升人肉眼的观察能力。

这种基于视觉的认知方式勾画了近代科学的基本认知域。与此同时,也抑制了基于其他感官的认知,摒弃了第六感等未知感官的认知。

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行的文化,注重人内心的修养,注重内省。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吾一日三省吾身。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增长智慧,甚至是直接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使用的思维方式主要基于感悟、领悟,以及阴阳五行的推演。而这些都不是以获取信息为基础的,因此与近代科技应当归属于不同的认知域。

7.3.2 人类认知域

在针对个人的认知域限制之上,人类认知又进一步受限于人类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从信息传递的角度,个人认知的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传递给他人的信息,另一类是不可传递给他人的信息。

可传递给他人的信息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还可再次传递给他人,或者说具有可传递性;另一个类是不可再次传递给他人的信息。信息在人个体之间的可传递性,含义是A的认知信息传递给了B,B又传递给了C,等同于A传递给了C。

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多种,如握手、拥抱、眉目传情、谈话、文字通知、绘画、雕刻、香水的气味等等。不同的感官都可以用来交换信息。有些个人获得的信息无法用这些方式来传递,如某些个人内心难以表达的思绪、感受等,某个人接触到的、完全不可重复发生的、完全没有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等。

个人之间信息交换具有传递性的例子有:A告诉了B一句话,B再转告给C,则相当于A告诉了C一句话;不具有传递性的例子有:A通过对B的拥抱表达了对B的爱意,B通过拥抱C表达了对C的爱意,则不能说等同于A拥抱C表达了对C的爱意。

语言是人类个体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按照目前语言学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通过系统且组合复杂的符号传达包罗万象的意义和情感等内容的交际工具。这些符号可以是声音、视觉空间符号、触觉空间符号、人们的肢体动作,乃至气味、味道等。如很多动物可以用气味来进行沟通,而人类则主要用声音和空间符号。对于一些有感官缺陷的人,则主要用手语、盲文等。一些特殊的人群,如佛道的修炼者,则还会用手印、直接的思维传感等。

不同表达形式、不同符号系统可以表达的信息内容不同。如舞蹈和歌曲可以抒发感情,自然语言方便叙述事情,数学语言适于推理等。不同个人对同一种语言的掌握程度也可不同。文学家可以写出传颂千古的著作,而讷于言语的人甚至难以表达对亲人的爱意。

一般来讲,任何一种语言都介于完全可传递和完全不可传递两者之间,如一些舞蹈和乐曲几乎可以在所有的人群中传递信息,汉语可以在懂汉语的人群中传递,密码只可以在掌握密码的人群中传递信息,而某些两个人之间约定意义的符号,则只能在这两个人之间传递信息。

可在一定人群内传递信息的语言可把个人的认知变成这个人群的认知,个人的认知就可以累积起来,因此极大地扩展了这个人群的认知。如果语言的表达能力强,覆盖的人群大,存在的时间长,则这种语言覆盖的人群中累积的认知就多,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文明。这是创造人类辉煌文明的必要条件。

因为人类个体之间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不同人类群体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沉淀,从而形成了不同民族、种族、区域的文化习惯。

如果个人的认知信息不能传递给其他人,则不能称之为人类的认知。另一方面,语言在传递个人的认知时,会有所过滤,并且覆盖范围越广者,往往表达的内容可能越狭窄。当人们专注于某种有特殊表达能力的语言时,往往会排斥、抑制其它种类的语言,从而在整个人群中,某种认知会极大加强,其它种类的认知甚至会消亡。当今社会,基于逻辑实证的近代科技昌明,而其它认知域衰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综上所述,当今人类个体的主流认知域首先局限在了存在信息传递的认知范围内,其次,近代科学又局限在基于视觉信息和逻辑学(数学)的认知。并且由于极大强化了视觉信息的获取和符合逻辑学的传递,从而抑制或摒弃了其它方式的信息获取和传递。而在这种主流认知方式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个人认知和认知信息的传递方式。人类的各种认知域是多样和复杂的,在近代科技认知域之外,还有无比广阔的空间。

图7.2 是上面讨论中给出的人类认知域的基本图谱。(李旭彤提供)

近代科学可以说是以物理学为先导和动力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率先采用了逻辑实证的方法,无论哲学家对这种方法有何种批判,但是这个方法本身现在似乎已经成了一门学科是否为科学的判断准则。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明制造了一系列的探测、显示仪器,把一些肉眼不能看到的事物变成能看到的信息,这些仪器成为了其它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样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无疑是在:人类认知—》有信息交流的认知—》可传递的信息交流—》视觉信息和理性分析这个认知域中。

在这个路径上的近代科学发展出了分科而治学的体系。如同样是物质粒子,在宏观层次研究历次间相互作用的,叫物理学,在分子层面的,叫化学,在原子层面研究物质个体的叫原子物理学;研究生物个体的,称之为生物学;研究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体现的,称之为生态学;研究个体人的,称之为医学或心理学等;研究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体体现的,称之为社会学,如此等等。

近代科学把不同层面的个体和其间的相互关系都用不同的学科来研究,形成了近代科学认知域的各个子域,这些子域是近代科学局限性的根本来源。

7.4 认知域与社会文化、文明的形态

从前面几个章节的讨论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和西方两种社会文化、文明形态的区别如此巨大,其根源在与这两种文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取用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认知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逻辑。

对照如下中国古代和西方的一些不同之处,可以看出,这些不同基本上可以从各自不同的思维逻辑得到解释。内向、相生、循环的阴阳之易思维产生了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外向的亚里士多德逻辑产生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特点。

在这两种不同思维逻辑的指导下,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字,对人体、生命、万事万物的不同的认识,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形态。

探究中西两种文明的源头,可以发现他们都存在一个人神共存的时代,或说神话时代。那个时代产生的文明应当有很多,但是唯一一个一直留存下来,维持到近代的就是中华文明。所以近代以前,中华文明还保留着很多神话时代建立的文明基因,以及根据这种基因生长的文化传统。

按照现存的古籍记载,西周之后流传下来的《易经》是周易。而这种以周易因为基本内容的《易经》在这之后的近三千年中华文化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被后世儒家尊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除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一些人文道德观念的影响之外,人们逐步建立了基于阴阳之易的思维方式,因此文字、医学、建筑、军事、武术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与《易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共同内核、结构分明、长期稳定的文明体系。

只是在漫长的实践中,在这个内核上积累了太多的文化习俗,掩盖了这个内核的作用和文明的内在结构。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人们在想清洗文化淤泥时,连同这个文明的内核都被一同放弃了。

西方文明经历了一次次文明的断续,每一次恢复都失去了原来很多的文明基因,到近代科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在世俗社会方面,从思维方式、文化承传都经历了从神的角度向人的角度较为彻底的转变,从而形成了世俗文明与宗教相互独立,而又并立共存的社会形态。

在世俗方面,在近代逻辑发展的基础上,各种学说、学科逐步发展,进化论回答了人类来源的问题,人本论去除了人的神圣光环,资本论、财富论确立了社会发展目标和动力。近代科技能够让人们在一定目标下改变物质世界。

这一切,使人从思想、认知层面自成一体,脱离了与神的关系,对神的依赖。所有这一切又加强了外向的思维方法,从而使人们不去向内思索生命的本质含义。相对于中华文明的自持和内敛,形成了一种外向文明。

英语等语言的发展过程,走了类似的认知路径。英语语法中,有词法、句法、文法等各自不同的规则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些体系各自都已经相当完备。与之相比,汉语、汉字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发展出这样的体系。所以近代以来,不仅有人认为汉语是一种原始的语言,终究会过渡到英语这样类型的语言。而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汉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用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双轨制,用拼音(罗马拼音和注音等)取代了“直音”、“读若”和“反切”,用形意不通的简化字取代了形意相通的正体字,甚至为汉语强行加装了一个基于西语语法体系的汉语语法。因此汉语已经从一个规则极其自然、简单,容易掌握,表达能力又极其强大的语言变成了举世公认难学、难记的语言。

实际上,汉语采用了不同的思维逻辑,属于另外一条认知域。汉语的字法、词法、句法和文法都是相同的,有内在一致的逻辑。只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很多东西已经失传,没有失传的部分,也因为与近代主流观点不同,而被主动抛弃。

与汉语汉字的情况类似,中华古文明是走了一条与当今主流思维、科技不同的认知路线,医学、艺术、建筑等等,都与近代思维、科技不同,也属于另外一种认知域。在这个认知域中发展的人文科技,有些已经失传,有些虽然存世,但是已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掌握。如果要能理解这些被雪藏的文明成果,就需要突破当今主流思维的束缚,从一个更为基本的角度看待人类的认知。

中华古文明有历史记载的可追溯至五千年前。中国古文明现存有详细文献、实物的是商朝。在此之前,虽然有记载,但是多数文明成果已经失传。如三易中,只存世有周易,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在近代历史学学术思想的影响下,因为缺少实物证据和当世的典籍,中华上古文明的存在甚至都被人否认。

与当今几乎所有语言使用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本身就是容量足够的信息载体,汉字本身就记录了足够多的历史信息。虽然有这些文字构成的典籍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汉字本身却一直沿用至今。从《易经》、《尚书》、《诗经》、《春秋三传》等文献和出土的竹简、金石铭文来看,至少在西周以后,汉语的字法、句法和文法就是统一的。春秋战国的三百来年,各个国家文字书写有了变化,但是又被秦始皇统一了。

在过去的三千年中,虽然在形音、转注、假借方面,汉字有较大的变化,但是汉字的核心、基本结构并没有变化。如果按照史书记载,汉字是五千年前仓颉所造,那么汉字本身一定蕴藏着这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们能够揭开仓颉造字之谜,也就可以挖掘出其中蕴藏的中华上古文明史。(待续)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 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