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美选林肯高中听课 拒效江泽民丑闻

【新唐人2015年09月23日讯】(新唐人记者蓝采详综合报导)习近平访美首日选择林肯高中听课,引起当地居民吃惊。有分析认为,习近平拒绝到名牌大学讲课,意在避开中共前党魁访美时在大学里留下的丑闻。

香港《苹果日报》报导,美国当地时间9月22日下午约4至5时,习近平访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林肯高级中学,其间将旁听该校老师讲课和欣赏表演。

报导称,华盛顿州长办公室发言人说,到访该校是习近平“愿望清单上的第一项”。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不少居民得知习近平夫妇将来访他们这“小地方”后,均表现兴奋紧张,称“难以置信!”。

习于1993年任中共福建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到访这所百年老校,其后福州与塔科马缔结姊妹城市,林肯高中也与福州一所高中成了姊妹高中。习此次故地重游,据悉将旁听该校一名社会学老师的课,内容会探讨中共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两职位的差异。

有说法称,习近平如此选择,是不愿走中共前党魁江泽民访美时到美国大学演讲的老路,防止各界把自己与自己的反腐目标进行比较。

江泽民1997年访美在哈佛大学的丑态

据香港《动向》杂志文章披露,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过足了做秀瘾,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却出了大丑。

文章记述,当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对访问美国。10月28日江到达华盛顿的当天,20多个中国流亡者在华盛顿集会,抗议和谴责江泽民。

文章披露,江泽民到哈佛演讲,不是应校长的邀请,而是由亚洲研究中心主任Ezra Vogel(傅高义)张罗的,规格不高,与国家元首的身份并不相称。据说,江泽民是想到哈佛得个荣誉博士学位,只好就范。

而哈佛的亚洲研究中心也不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是协调机构。文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都各有该领域的亚洲研究的实体机构,亚洲研究中心的任务是在他们之间进行协调。所以傅高义的主任是“空军司令”,手下没有人马。为接待江泽民忙得焦头烂额。

傅高义采用“电脑抽签”确定参会者名单的方法,将所有抗议人士“排除”,引起哈佛大学鲁登斯基校长的严厉批评,最后勉强安排一位异议人士入场。

11月1日下午,江泽民演讲会的地点是在哈佛的Memorial Hall(纪念堂),会场是Sanders Theater(赛德斯剧场)。会场上坐满了一千人,傅高义主持会议,但校长鲁登斯基根本没有露面。

江泽民演讲上半部分用中文讲中国的历史文化,下半部分用英文讲中国和美国的交往。

江泽民讲完了,傅高义上场,说:按惯例,演讲之后由听众提问。听众中站出一排美国学生,转过身去,背对主席台。他们的背上有字,连起来是:Free Tibet(给西藏自由)。虽然按有关方面的名单排除了一批中国人,想不到美国人中还有trouble maker(麻烦制造者)。

江泽民回答完三个问题,一大批人举起手来。到场的中国异议人士只有一个。傅高义说:“提最后一个问题”,环顾四周后,点了一位年纪稍大的美国女士。不料,她却是提了一个tough question(尖锐的问题)。

她问:“你们常说有些人的言论是噪音。今天就有噪音。会场外面抗议的声音,你是否听到?你怎样对待噪音和抗议?”

江泽民回答:“我到美国来,从夏威夷开始,应该说,我就对于美国的民主,美国的民主,不是一般的民主。”他又秀一下英文:“从General speaking来说,普遍意义上的民主,这个民主的概念我脑子里多得很哪,我说的是美国的民主,我来了以后有具体的体会,比过去书本上学到的要具体得多。”

大家等着他说说对美国的民主究竟有了什么样的具体的体会,可是没有下文了。接下来他却说:“虽然我已经71岁了,但是呐,我的耳朵还是很尖锐。(用词不当。耳朵的感觉只能说敏锐,不能说“尖锐”。)那么刚才我在演讲的时候,我就听到外面的高音喇叭的声音。但是呐,我想我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我的声音要比它还高。”江泽民提高嗓门,做了一个高举的姿势。傅高义赶紧控制会场,宣告结束。

文章最后披露,这一出戏的两位主要演员,希望都落了空。傅高义没有当上驻华大使,江泽民也没有得到荣誉博士。讽刺的是,后来的捷克总统哈维尔却得到了荣誉博士。评论指出,“哈佛自有哈佛的标准”。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