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判决书中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话

【新唐人2015年06月15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近日,只打开了一半帷幕就匆匆落幕的周永康一案,是中文媒体讨论的焦点。尽管中共当局只通过其喉舌媒体公开了判决书上的部分内容,中国大陆媒体也只能规规矩矩按照当局定下的调子来报导周案的结局,港媒和海外媒体却开始精细剖析当局公开的那点十分有限的判决内容,以期从中还原出周案真相之一斑。日前,有港媒发表署名评论文章,分析了周案留下的悬念。

2014年7月29日,中共当局宣布对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立案审查。从这时开始,中、外媒体就一直期待着这个曾经只手遮天的中共政法沙皇隐秘的罪恶被公诸于众。然而,中共当局却把人们希望了解真相的意愿,视为可能危及中共政权的巨大危险,拒不拉开周案的帷幕。在简单地公告对周开除党籍、移送司法后,经过密不透风的秘密审判,中共当局突然宣告了周永康的最终下场。

6月11日,中共官方媒体报导了周永康因“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机密”三项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其财产的消息。相关报导并公开了部分周案判决书上的内容。

6月13日,香港东网发表评论员“章文”的评论文章对已公开的判决书上的内容进行分析。文章认为,中共当局指控周永康的那三个罪名中,“受贿”和“滥用职权”是中共官员的“通病”,没什么好稀奇的。至于当局确认的周永康及妻儿家属收受的合人民币1.2亿多元的受贿总额,与秦皇岛市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和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这样的动辄从其家中搜出上亿现金的“苍蝇”相比实在不算什么。

文章认为,曾经“登上中共权力巅峰”的周永康如果要贪,“恐怕上百亿都如囊中取物般容易”。如今,中共当局仅承认周永康及其家属贪了一个多亿的贿金,“实在不配他(周永康)的权力含金量”,只能说明,“要么是周永康还算清廉,要么是法院大大缩小了数字”。

针对周案中当局指控周永康“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在其办公室将5份绝密级文件、1份机密级文件交给不应知悉上述文件内容的曹永正”的“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文章分析称,那个被称为周永康“最信任的人”——“国师”曹永正据传已经潜逃国外。现在从判决书中称“(周永康)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但未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从这些措辞来看,曹永正不管是否归国,应该是已归还了那些绝密文件。

文章写道:“‘未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这一表述很值得玩味。也就是说如果曹永正散布了这些绝密文件,那么将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这是此案留下的重大悬念之一。”

针对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曾在3月18日发布《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14)》指称,要“充分认清周永康、薄熙来等人践踏法治,破坏党的团结,搞非组织政治活动的严重危害”。

文章表示,上述罪名是违反“党纪”而非“国法”,因此此次审判中未涉及。但周永康、薄熙来搞了什么“非组织政治活动”,这个案件背后隐藏的政治博弈才是世人最关心的,这是周案的另一个未解开的悬念。

事实上,对周案的上述悬念表示关注并提出质疑是大有人在的。中国网民“烛光洞见”就曾发帖指出:“曹在周案中起到关键道具作用,5份‘绝密’1份‘机密’,构成秘密审判的‘法律依据’,而法庭最后却认定这6份文件没有造成‘实际损失’,也就是没有进入量刑范围。真有喜剧效果。”

还有网民留言称:“法理归法理,政治归政治,你懂的,若果如传闻所说,周薄联手,意图谋逆,那又谁能保证这位政法沙皇,情急下会在庭上说些什么?”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