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紀念「六四」二十五週年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05月27日訊】在1989年6月的天安門,學生的呼喊、中共解放軍的坦克、機關鎗,已成為歷史凝重的一頁。5月25號,美國的視覺藝術家協會,在洛杉磯舉行紀念六四和慶祝柏林牆倒塌25週年活動,表揚為中國民主化進程做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

這個一年一度的六四紀念活動,褒獎在言論自由和精神方面的代表人士。

被稱為「中國的良心」的徐文立,是中國七十年代末民主牆運動的組織者,被中共以反革命等罪名前後共判刑28年,實際服刑16年。

布朗大學資深研究員徐文立:「那個時候我們才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站出來,可是到了八九六四已經是千萬人站出來了,這個數量很重要,現在有億萬的網民站出來了,成了網民黨,所以這樣子的一個轉變是質的轉變。」

徐文立說,六四事件意義重大。有些事情可以隨時間淡忘,而血腥的罪行,人們不會忘記。

布朗大學資深研究員徐文立:「真能穩定嗎?殺了人能夠不償命嗎?」

剛來美四個月的楊軼峰因參與人權活動,被中共當局威脅而不能回大陸。位卑未敢忘憂國,楊軼峰說,雖然擔憂國內的妻兒,但他不後悔勇敢的講出心聲。

大陸民眾楊軼峰:「我們不要使我們的後代子孫再來罵我們,我的父母們在乾甚麼啊,不起來,他們老是跪著,所以我們從我們開始,站著,站著做人。」

六四事件的親歷者唐路,當年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一年級的學生,她說坦克車轟隆隆開過的巨響,終生難忘。

六四親歷者唐路:「爬上了那個坦克,從履帶這麼匍匐前進,爬過去跳下來才找到這麼一條生路,從那一刻起,25年了,過去的我已經死在那兒了。」

唐路說,那一天、那一刻,改變了她的一生。

六四親歷者唐路:「我總覺得,有一種倖存者的負罪感,我活下來了,這麼多人傷的死的多少,關押以後又被槍殺、槍斃的又多少,現在都是一個迷。」

唐路認為,作為倖存者,讓更多人了解真相是一種責任。

來自大陸和台灣的兩位16歲的國際小交換生,貝瑞和梅麗莎參加了紀念活動,她們選擇25年前的六四事件作為校內的歷史演講課題,兩位女孩因此查閱了大量資料並採訪了一些當年的親歷者。

大陸小交換生Beryl Yin、台灣小交換生Melissa Lin:「我們兩個都是非常的被學生的精神感動,可能他們就只比我們大幾歲而已,但他們有這樣的精神和這樣的領悟,我覺得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她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但她們希望年輕的心也能夠關注和認識更大的世界。

大陸小交換生Beryl Yin:「原因就是我們想要這段歷史被記住,我們想要向那些在廣場上失去生命的學生致敬。」

一些歷史,有人在拚命掩蓋,有人在努力記住。

新唐人記者尉然、何家齊洛杉磯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