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度保密《内参》曝光 仅几十人能看到

【新唐人2014年3月12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日前,中共喉舌媒体突然蜂拥出动,借一篇英国媒体发表的文章,来鼓噪宣传中共的所谓“智库”体系。有分析称,中共当局的这出“出口转内销”的戏码,恰好暴露出其所谓“智库”体系的致命缺陷:即通过少数与世隔绝的机构向高层传达理念的“烟囱式”体系,其实是为确保中共统治服务的“内部组织”。在中共独裁体制下,独立性严重受限的所谓“民间智库”也不过是被当局利用的工具,不可能真正为普通老百姓服务。

英国《经济学家》网站3月10日发表的一篇题为《党的大脑》的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等中共喉舌媒体争相转载,在网路上掀起了一股讨论中共智库体系与机构的小热潮。

据文章介绍,中共中央党校发行的一本名叫《思想理论内参》的期刊是“高度保密的”,只有几十人能够读到,而他们恰恰是中国最有权力的人。该刊物被形象地称作“直通车”,是少数能够将观点直接送达政治局的渠道之一。

文章表示,近年来,中国新出现了数百个所和研究中心,而这些“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有关联”的研究机构的出现,“在制定有关高房价、贫富差距和污染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政策时,公共民意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文章同时分析称,与被视作政府“外脑”的西方智库机构相比,在中国,相对独立的机构通常更难融入中共的决策层面。因为共产党希望那些被称为“智库”的“大脑”是内部组织。

分析指,通常与政府的关系越紧密,这家智库的前景就越被看好;相反,越独立,它的影响力就可能会越小。而能够在这些敏感问题上提出建议的只能是中央党校这类机构。

文章写道:“那些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并不为大众写作,而是为一个规模更小的群体建言。最有权力的研究所会出现在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的名单之上,但它们并不与公众互动,或彼此互动,同时也不是独立的。”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卫把这种“通过少数与世隔绝的机构向高层传达理念”的智库体系,称为“烟囱式”体系。

文章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富有的中国企业家开始出资设立类似民间智库的研究机构,文章称“这或许会为独立公共政策建议创造更多的空间”。而布鲁金斯学会的李侃如认为这些研究机构“隐然有大行其道之势”,“除非共产党认为这是一种威胁”。

中共官方智库体系

2007年《南方周末》曾经整理了正在成形中的中共官方的所谓“智库谱系”,以及他们对决策层的影响与工作方式。

据称,主要参与制定中共纲领性文件的机构是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作为中共官方核心智囊机构,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的学员都为高级官员。中共的重大政策出台前夕,这两个机构往往会就相关重大问题举办省部级官员的专题研究班,以便征求这些省部级官员的意见,然后制成简报向国务院领导报送。
  
相对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来说,中央各部委研究机构的政策研究则更为具体。

文章表示,除去各种公开渠道外,中共的所谓“智囊机构”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影响高层决策”,即各种所谓的“内参”。

这些内参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党校直接送中共中央最高层首脑的《思想理论内参》和其内部发行的《理论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中办和国办报送材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国家行政学院的内参《咨询与研究》等。

据中共官方公开的资料,中国现有研究机构2500多家,专职研究人员3.5万人,工作人员27万人。其中,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达2000家。这种“智库型”研究机构又可细分为三类:官方智库、高校系统智库、民间智库。

然而,外界普遍认为,其实这三类智库机构都是处于中共当局的掌控之下的,高校系统智库、民间智库中的核心成员的官方背景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号称“全球第一智库”的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定位是:高质量、独立性、影响力。其中,独立性是美国智库最核心的原则底线:所谓“独立性”体现在研究成果上,要努力做到基于事实来说明问题,不被政治所左右,超越政党之争。

因此,有评论称,从独立性的严重缺失这一点来看,中共独裁统治下的所谓“智库”机构,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唯主子上意是瞻”的现代“师爷”,而非真正为民着想的智库。

网络辣评

中国大陆的网民们对中共智库的看法更为直接而尖锐,他们把中共的智囊人物叫“制裤”、“砖家”、“叫兽”。下面摘录部分网友辣评,以飨读者。

hhn1a:“反正都是为奴,要什么智库?!”

黑龙江省手机网友 :“一帮不懂民情的人在直接或间接决策如何领导人民!”

gougou11:“怪不得有这么多脑残的政策出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网友:“染指百业皆为贪,魔权在握无羞颜。乱法愚民官得利,末日狂欢剩几天。”

rl4ciireff:“政客是一样的,不要以为政客是在做公义;所以平民要想维护自身权益不受损失,也要成立必要的团体!”

jhy910:“好难想象,几十个人关门研究制定决定中国未来的政策,能接地气吗?!难怪改革几十年来,还处于“摸石头”阶段,止步不前。”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