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漏油至爆炸7小时发生了什么?中宣部禁令曝光

【新唐人2013年11月26日讯】(新唐人记者韩梅综合报导)作为中石化系统迄今最大的一桩惨案,青岛“11.22”爆炸发生至今,一直是海内外关注焦点。除对官方报导的伤亡人数存疑之外,最多人关注的就是漏油至爆炸间的7个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日前曝光的有关中宣部密令显示,真实内情仍被掩盖。

根据官方公布的漏油事故处理过程,从凌晨2:40中石化青岛开发区东黄输油管道破裂,到10:30发生爆炸,近8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完全没有疏散附近居民及行人,甚至抢险的企业员工和消防人员,也没接到警示。

据新京报报导,在早晨5点钟,漏油点附近的整条街上已经弥漫了“柴油般的怪气味”。但由于缺乏警示,当天清晨,周边的黄岛市民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送孩子上学。据国内媒体透露,当时有市民看到,在已经漏油的管道下,闪烁出电气焊的火花。在事故发生五分钟前离开首发爆炸点的幸存者、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副处长邢玉庆曾回忆,8点半前后他到达漏油现场时,看到一旁公路上还有社会车辆往来穿行。

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11月25日称这次爆炸是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他提出15个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泄漏?泄漏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管理上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泄漏的原油会进入市政排水涵道?是规划的问题还是设计的问题?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是企业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都必须要查清楚。”

“为什么泄漏以后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为什么不警戒?为什么不封路?为什么不疏散群众?为什么不通知群众?为什么引起爆炸?爆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些都要查清楚。”

但日前曝光的一份来自中宣部的封口令却显示,官方对事故真相仍持遮掩态度。据中国数字时代网站11月24日披露,灾难发生之后,中宣部下令:“对于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各媒体严格把握好有关此次事件内容的正确导向,一律不准派记者赴事故当地采访,相应报导必须根据事故有关处置部门发布的权威资讯。网路和平面媒体不要集中归纳以往的重大安全事故,不渲染,不炒作,不发不负责任的评论,也不要猜测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此前,有消息称,各家医院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但当局已开始限制记者入内采访。有知情者公开披露,青岛媒体收到上级简讯,并称不说内容都知道是什么。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