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參選人打棍球 替代競選辯論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08月28日訊】棍球是一種傳統的體育活動,在紐約和美東一些城市很流行。不過,政治家們像孩子一樣打棍球,只能說是一種親民的象徵。請看本臺記者高明德的報導。

參選人為了當選作出很多承諾,到來真格的時候,能玩兒的轉嗎?

布魯克林區長馬可維茨(Marty Markowitz):「棍球是我們的運動,打棍球不需要花錢。只要一只掃帚把,就可以開打了,它從新定義了我們這個地區的運動。」

這次棍球活動是布魯克林區長馬可維茨,棍球事務專員柯蒂斯•斯利華(Curtis Sliwa)和紐約市的媒體公司City & State主辦的。

City & State主編摩根•潘姆(Morgan Pehme):「我們不想再辦市長競選辯論了,就想讓參選人切實出來參與做點甚麼。」

出來一起玩兒的參選人還真不少:三位共和黨市長參選人,七位民主黨市長參選人中的四位,還有其他職位的參選人,包括參選公益維護人的邵佳妮(Reshma Saujani)。

棍球事務專員柯蒂斯•斯利華(Curtis Sliwa):「棍球是平民的運動。黑人、白人、西班牙一、亞裔,都能玩兒。只要你打得好,不受膚色限制。這就是紐約街頭了不起的均衡器:棍球。」

對大多數參與者來說,今天是他們多年來第一次打棍球。

紐約市長參選人喬•洛塔:「我上一次打棍球是47年前,我11歲。」

紐約市長參選人比爾•湯普森(Bill Thompson):「我有40年沒打棍球了。」

紐約市長參選人約翰•卡斯馬提迪斯(John Catsimatidis):「有50年了。」

紐約市長參選人比爾•湯普森:「但願我辯論的表現會比打棍球好。」

棍球事務專員柯蒂斯•斯利華:「我們讓你們先練習幾次。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打,或者我反彈投球給你們,然後你們把球打進槽去。一共打8次,按距離排名次。」

在共和黨市長參選人中,洛塔輕鬆奪冠。

民主黨方面,並無知名度的市長參選人薩格多以180英尺的成績領先,但是這不是民調。

棍球打得輕鬆有趣,每個人的表現也無關緊要。要緊的是,在兩週後的初選中,他們能否拿到本壘打。

棍球事務專員柯蒂斯•斯利華:「紐約市存在很多問題,我更傾向對紐約市存在的問題有所研究的參選人,而不是把時間花在打棍球上。」

新唐人記者高明德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