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7月制造业PMI官民不同调 经济师大呼看不懂!

【新唐人2013年8月2日讯】(新唐人记者柳清综合报导)汇丰银行1日公布中国7月制造业指数显示,中国制造业跌至11月以来的最低点。而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却显示中国7月制造业略有回升。对于官民数据之间的差异,这让经济师们大呼看不懂!

汇丰银行和官方数据之间的差异将重新引发一种市场猜测。

据大陆媒体报导,汇丰银行1日公布的中国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7.7,比六月份的48.2又有下降,是11个月以来的最低位。但中共政府公布的数据却不同,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制造业指数比6月略有上升,为50.03。6月的官方数据为50.01。

对制造业而言,PMI指数高于50意味着生产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表明生产处于收缩状态。多数分析人士原本预计7月份官方指数会跌至50以下,他们指出因为中国经济整体正在持续放缓。

中银国际控股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则表示,尽管一般来说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但宏观经济仍面临下滑压力。

新浪财经引述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虽然官方PMI表现胜过预期,但他“看不懂”,因为与他个人观察结果不符。

陶冬指出,目前大陆存在不确定性,是他研究大陆经济18年以来最多的,其中影子银行是最大定时炸弹,必须及时处理。

陶冬表示,今年初大陆官方PMI样本数,由800增至3,000个,让资料关联性下降。他认为,汇丰PMI为47.7,较能反映真实情况。

澳新银行(ANZ)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Liu Ligang)表示,官方数据“不会改变我们的整体评价,即中国经济不断恶化”。

《法新社》引述汇丰银行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7月份面临的经济形势明显恶化:需求持续不振,新订单减少速度加快,就业岗位的减少的速度也是2009年3月份以来所未见的。而一系列低迷的指数,包括中国第二季度增长降到7.5%,都另外界担心世界中国经济体失去活力。

此外,中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也不足以弥补外销的损失,因此许多人担心中国制造业会因此受创,连带影响整体经济成长。

有分析认为,随着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的推出,同时由于中共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措施,导致中国7月制造业活动进一步放缓。

一连串的经济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快速下滑。美国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家史宗瀚(Victor Shih)认为,最近在中国出现的这些坏消息,显示现有的成长模式可能无法继续运作。中共政府应退出经济主导角色,加速自由化与司法独立,才能让中国经济真正脱胎换骨。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