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质隐患4万处 恐“如定时炸弹”爆发

【新唐人2013年7月12日讯】(新唐人记者马宁综合报导)大陆四川近年灾祸不断。今年的暴雨让四川省更是损失严重。截至7月10日16时,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已经造成全省64个县受灾,受灾人口145.3万人。汶川仍然有2000多名群众等待转移。四川当局表明全省现有四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旦雨灾持续,随时有如“定时炸弹”般连环爆发,泥石流、山泥倾泻等灾害恐接踵而来。

据大陆媒体报导,四川省民政厅报告显示,截至7月10日16时,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全省14个市州的64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145.3万人,因灾死亡9人,失踪62人。截至目前,汶川仍然有2000多名群众等待转移。7月10日17时,四川省将灾害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

受灾地区紧急转移安置1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1万公顷,农房倒塌886户、2293间,农房严重损坏1338户、3995间,农房一般损坏21570户、77232间。直接经济损失53.7亿元。

四川当局表明全省现有四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旦雨灾持续,随时有如“定时炸弹”般连环爆发,泥石流、山泥倾泻等灾害恐接踵而来。

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分析,经初步排查,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达4.14万处,在全国排首位。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马力说,4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就像一枚枚定时炸弹,一旦强降水袭来,极易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此外,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再次遭受劫难,全城被淹没,最高水位超过7米,人们对遗址的保护产生担忧。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嵇少丞10日发表题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能保存多久?》博客,他还在文章中称,“最近这场暴雨,原要重点保护的地震遗址不见踪影,至少几亿人民币打了水漂。”

嵇少丞在博客中称,“在北川老县城那样恶劣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下,如果不建成大型的地上地下排水系统,地震遗址是不可能保存的。若要花钜资建大型的地下排水系统,有那个必要吗?与其花钜资建设与维护,不如让其以自然的方式存在与消亡,这可能是与自然相处最合适的一种方式了。”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