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个外国专家在“文革”的经历

【新唐人2013年7月10日讯】(新唐人记者凯欣综合报导)据史料记载,当“文化大革命”如狂飚骤起般席卷中国大陆时,不仅让大陆民众投身其中,就连当时在中国帮助建设的外国专家们也被卷了进去。这些外国专家与中国民众当时被前中共党魁毛泽东迷惑,认为那是一场正剧的革命,后来才逐渐暴露出“文革”的真面目,竟然是一场悲剧和闹剧的史无前例的演出。然而,对外国专家在“文革”中的活动和后来的可悲境遇,并不被更多人知晓。

文革毛发布第一张大字报

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地全面发动,前中共党魁毛泽东下令向全国公开宣传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所写的那篇攻击北京市委和北大有关领导人的大字报,那张大字报被誉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在此“样板”的启示下,一时间大字报在中国铺天盖地般涌现出来。

为此,毛批令的第一张大字报被认为是发起文革运动的开端。

署名何蜀的文章说,文革开始写大字报的人们,并非都是像聂元梓那样的个人野心家,也并非都能像聂元梓那样得到来自中共高层的鼓励和支持。不少大字报作者是响应毛的号召而“拿起笔作刀枪”的。

四个外国专家合写的大字报

文章说,1966年8月31日,就在毛第二次检阅红卫兵那天,有许多外国专家当时在北京的中共喉舌新华总社、中央广播事业局、外文局、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出版部门工作。那时,外国专家们也纷纷提笔写起了大字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个外国专家阳早、史克、寒春、汤普金斯合写的一张,后来被誉为“外国专家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1967年3月22日中共喉舌的《人民日报》报导了美国女专家寒春和她的丈夫阳早参加写作这张大字报的经过。但是,此报导只摘引了这张大字报中的几句表态性的话,而没有介绍大字报的具体内容。

文章指出,不仅今天的人们,就连当时的许多“文革”亲历者也只知有其事而并不了解这张大字报究竟写了些什么。

只知道外国专家在那张大字报中写道:为什么在世界革命的心脏工作的外国人被推上修正主义的道路???是哪个牛鬼蛇神指使给外国人这种待遇?

外国专家在文革期间的“待遇”

大字报的作者中阳早和寒春夫妇最有名。阳早(原名欧文•恩格斯特或希德•恩格斯特)是美国农学家,1946年28岁时到中国,希望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他在延安进入中共创办的最早的农场工作,寒春(原名琼•韩丁)是其好友的妹妹,在芝加哥核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她放弃了在美国的条件优厚而大有前途的工作,于1948年初来到内战炮火中的中国,次年春在贫寒的延安窑洞里与阳早结婚。

在1967年一次批判外国专家局“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大会上,寒春谈到了她和丈夫阳早写这张大字报的背景:从1959年开始,外国专家有了特殊化的待遇;生活上与中国民众拉大了距离,特别是在困难时期,为他们规定了一整套的特殊待遇;而最使他们难于容忍的则是政治待遇的变化,“政治待遇上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不许我们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旅行变得越来越受限制”,同中国工人甚至干部的关系也疏远了。

1966年5月他们被调到北京后,情况更为严重,剥夺了她们所有的政治生活,除了乘汽车外,不能到任何地方去;他们主动要求降低工资、以缩小与中国同事的差别,费了老大的劲儿,工资才降到仍然非常高的水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让孩子们回家,成天只能关在住宿的饭店房间里,除了坐小汽车外不许上街,不许去公园玩。她们9岁的女儿在这种环境里变得情绪反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给外国专家局写了一封长信,谈到给外国专家的这种待遇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文章说,当时许多外国专家都写了“革命的大字报”。

不过,据当时在外文编译局工作的法国专家戴妮丝•李─勒布雷顿在其回忆她的“文革”经历时表示,文革那时他们从无恶意,假如说他们有时在某些方面搞错的话,也是和许多无辜的人一样,因为不了解情况,过于天真。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