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留灾区成李分身 国务院李汪体系隐然成形

【新唐人2013年04月24日讯】(中央社记者胡立宗台北特稿)随着中国大陆第四代领导人步下舞台,第五代之间的排列组合也悄悄开始。党政军大权当然还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掌握,但雅安地震却凸显国务院的李汪体系似乎正在成形。

观察点之一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24小时灾区快进快出”,一方面固然显示李克强敢于放权,让地方政府主管救灾工作,另一方面副总理汪洋续留灾区,正凸显李对汪的信任,敢于让汪成为自己的分身。

观察点之二是汪洋虽然在4位副总理中排名第3,但是汪洋所分管工作不仅是贸易与旅游,还包括防洪抗旱、抗震救灾、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这原本是由两位副总理分管。

汪洋所掌业务的重要性可谓超过排名第2、负责科教文卫的刘延东。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在雅安地震之前,汪洋是中国领导层中唯一与俄、美、日、澳4国政府都接触过的高官,其曝光率甚至略高于政治局常委、国务院主持常务工作的副总理张高丽。

3月22日,在习近平展开首度外访前一日,汪洋即以中俄旅游年中方组委会主席的身份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视导“中国旅游年”开幕式筹备工作,并先后与俄罗斯副总理等高层会面。

4月9日,汪洋在北京与澳洲总理吉拉德共同会见出席第3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长圆桌会议的企业家。

4月16日,汪洋在中南海会见了以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为首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汪洋在会中表示,中日若加强经济合作,将能互惠互赢,可以战无不胜。汪洋让河野等人惊讶和感动,认为是中国政府打破僵局、尽快改善两国关系的友善信号。

而7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汪洋更将首度领军与美方直接对话。

不过,汪洋仍面临许多挑战,是否能落实李克强主张的城镇化理念,能否解开农民很苦、农村很穷、农业很危险的“三农”困局,可否保护18亿亩农耕地等等。

但部分观察家甚至认为,中共18大后汪洋给民众的印象是几乎在各种场合均有现身,显示汪洋目前已经成为习李的左右手,政坛之路可望更上一阶。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