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丁海底好缤纷 发现60余种海蛞蝓

【新唐人2013年03月17日讯】台湾垦丁后湾出海口是珊瑚礁天堂,而最近在这个水域却发现美丽的软体动物“海蛞蝓”,学者专家及潜水爱好者更在短短两星期内,发现60种海蛞蝓,这在全世界也是相当罕见,有助于解开“海蛞蝓”的生态之谜。

白的带着橘色镶边、紫色的触角,在水中悠游着,仿佛探索着水中世界的奥秘。它们是被生态界称为“海中珠宝”的海蛞蝓

海蛞蝓是种雌雄同体、卵生的软体动物,是蜗牛的近亲,一般体长从数公釐到30公分都有,体色斑纹艳丽多彩,极富变化。在垦丁记录到的海蛞蝓大多属小型,体长从不到1公分到8公分,它靠着珊瑚礁群的藻类、浮游生物,或者吸鱼类的血、吃同类海蛞蝓维生。

国立科博馆生物学组博士黄兴倬:“就是水可能必较浑,但是水面有很多很营养的、海流会带来一些很营养的物质,那这些生物就长得很茂盛,在水深15-20公尺中间,刚好在那个深度就很多。”

台湾地区的海蛞蝓,喜欢生活在水深15-20公尺,水温比较高的地方,繁殖期从春天开始,一直到暑假期间,这次在射寮溪出海口的后湾,潜水爱好者在短短两周,就发现高达六十余种海蛞蝓,相当罕见!

国立科博馆生物学组博士黄兴倬:“就是不同的海蛞蝓当然它们就有不同的自己的周期,我们今天在垦丁一、两个礼拜下来就可以达到这么多种类,等于是一个时空的浓缩下来,把这么高的多样性聚集在这样一个地方,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资深潜水教练蔡永春:“这一次是特别是去记录海蛞蝓,看有几种,结果第一次下去记录大约有30种,然后持续好几天都去一直累积累积到,到前天差不多60种了。”

目前学界对海蛞蝓了解还很有限,在南极海底、深海及海口都有它的身影,估计全世界有上千种海蛞蝓,因海蛞蝓几乎无法人工饲养,不少种类具毒性,专家呼吁民众不要带回饲养,以免对养殖的水族箱造成污染。

新唐人亚太电视邱添喜、赵扬台湾台中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