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 人工晶型孔洞超越天然

【新唐人2013年02月26日讯】(中央社记者林孟汝台北26日电)国科会今天发表由清大化学系教授王素兰带领的研究团队有关晶型奈米孔洞材料的突破性成果,是全球首度以人工合成、超越天然界已知的最大晶型奈米孔洞。

这项由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及清华大学经费支持的研究成果,解开学术界长达数十年的难题,并成功于14日在Science发表标题为“Crystalline InorganicFrameworks with 56-Ring, 64-Ring and 72-Ring Channels”(具有56, 64, 72环大孔洞的结晶性无机骨架化合物)”的研究论文。

王素兰表示,天然界存在如沸石等孔洞物质,其结构内部有0.3至0.7nm (奈米)大小的孔洞,可容许小分子进出,具有离子交换、气体吸附/分离等性质。

她指出,对物质科学家来说,发展可以调控孔径大小的合成方法,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从结构观点,孔径大小约可用围绕于洞口多面体的数目(简称元环数)来表示。

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来努力,取得一个有效的系统合成,可连续产生超大孔道的无机骨架,具有孔洞性孔径范围在0.7至2.5nm之间,横跨了微孔材料和进入中孔孔洞的范畴。

这个系统孔洞环数大小有24环、28环、40环、48环、56环、64环和72环,大大突破目前学术界仅发展到30环的纪录;同时,这项材料经由掺杂锰就可产生白光的光致发光,可当作萤光粉材料。

研究团队之一博士生林新尧指出,孔洞环数大可利用的空间愈多,透过洞孔修饰就可筛选不一样的分子及运用。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