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无所知:为什么我们会丧失精神世界的感受力?

【新唐人2012年12月26日讯】如果外国人想和中国人讨论究竟“什么更有价值”?就会发现非常的艰难,因为讨论“什么更有价值”的前提是:有几个有价值的物件可供排序,如果对方观念里只有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你如何讨论排序问题?

在我们的观念中,价值就是金钱、金钱就是价值!两者几乎完全相等,因为我们实在想不出来除了钱以外还有什么东西能有价值?在形成金钱观念之前,小孩会认为很多东西都有价值,比如游戏、玩耍、友情、爸爸妈妈的拥抱、听故事,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很有价值的事。但是他们不停的被教育“这些东西都是不重要的,都是可以且应该被牺牲的,只有分数和将来的搞收入才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于是,随着他们在中国的环境中长大,所有这些曾经有价值的事情都变得没有价值了,最后他们唯一能体验到的价值就是金钱!至少,金钱可以买到商品和服务,这是身体可以经验到的真实,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精神层面的体验能力和体验欲望,都消失了!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会发现,小孩真心喜欢的东西比如:友爱、亲情、游戏、玩耍,都属于精神世界享受的东西,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反而就无法再通过精神世界享受到这些东西价值了!这些东西并没有改变,改变只是我们的自己!我们变得没有精神体验的能力,所有来自精神世界的享受对我们来说“都已不再可能”,因此它们也变得毫无价值。我们只剩下生存恐惧和口腹之欲、我们只能体验到消化道的价值。

这种情感的丧失,是人类长大后的必然结果吗?并不是这样,在绝大部分的文化里,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更加的强大,他们的感受力、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日渐成熟。我们看历史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伟大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在中年以后搞出了重大的成果!创造力和想像力并不是孩童的专利,对关爱、平等的信仰也不是幼稚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生长,精神感受力全面丧失,这似乎是中国的一个特有的现象。在中国,纯真只存在于小学以下;对真理的追问,只存在于中学以下;对爱情的相信,只存在于大学以内。而那些在其他文化中最年富力强、最具思考力和创造力的中年精英,在中国几乎都是声色犬马、酒囊饭带的代名词。为什么我们文化选拔出的所谓“精英”,在思考、体验和创造能力上会出现一种明显的逆生长?我们的教育和文化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此下去,我们还如何与其他文明进行竞争?

中国的教育,对孩子的天赋理性和真实情感进行全面的围堵和扼杀,中国的孩子如果想在中国的教育中获得一张文凭,就必须交出独立思考的权利和真实情感体验的权力。这样的后果就是,只要是从中国学校毕业的人,都不再拥有在精神世界进行体验和思考的能力。因此,对我们来说,“最有价值、更有价值”的排序变得无法理解。我们只知道金钱是唯一 “有价值的”,而无法理解精神世界体验的爱情、舒适、友爱是有价值的,在金钱面前,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遗憾的是,金钱带来的价值感仅限于感官满足,如果金钱的使用不能够被精神体验到,就无法成为人可以享受的财富,仅是生理满足的放大,并不能提供人生的意义!人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只能来自是精神世界的满足。而丧失了精神体验能力的我们,只有不断的放大我们生理需求,来补偿我们精神层面的渴求!但这样的补偿永远不可成功,虚空的“精英”最终都陷入到了焦虑之中,因为精神的需求最终只能有来自世界的内容来满足。因此,重建精神家园、恢复我们真实情感和天赋的理性,是当下中国人面临的最为急切的任务。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