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崇尚火的彝族(上):衣食住行

【新唐人2012年11月12日讯】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西南部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的地皇时代。由于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山区,历史上彝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融合的情形比较少,是一个血脉相对单纯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古朴、浓烈、独特的文化传统。

彝族传统文化

“毕摩文化”是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由负责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创造并传承,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包括神鬼信仰和巫术祭仪、彝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医疗卫生、风俗礼仪等在内的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还逐渐形成了尚红、尚黄、尚黑的三色文化。彝族人赋予这三种颜色以特殊的意义:黑色代表土地,红色代表火焰,黄色代表太阳的光辉。在现实中,三色文化最直接体现在彝族的服饰、漆器和建筑上。

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因而彝族服饰也绚丽多彩,款式不下百种,但异中有同,传承并保持着强烈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彝族服饰大致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其中以凉山型和滇东南型的彝族服饰最具代表性。

凉山彝族男子习惯于头顶蓄一缕长发,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也不得触摸,否则,便是对他的最大侮辱,传统称之为“天菩萨”。 他们通常会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并将头帕的一端卷成姆指粗细的长椎形,彝语呼之为“子帖”。因它高挑在额头前方,显得英姿勃发,汉族称之为“英雄髻”。

男子还有左耳戴蜜腊珠或银耳圈等饰物的习惯。他们通常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衽短布褂,下身着多褶长裤,有大裤脚与小裤脚之分。

凉山彝族妇女的服饰则颇为典雅。她们头盖一块绣花的方布帕,并将头帕的前端叠成瓦式,遮于前额再用毛线和发辫缠压住。她们一般都佩戴金、银、珊瑚、玉、贝等制成的耳坠、手镯、戒指等饰物,领口还饰以一块银排花。她们身穿绣花右襟上衣,下身则用黑、黄、蓝、白诸种色布环绕拼接成百褶裙,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多姿。

凉山彝族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擦尔瓦”是彝族人一种独特的披毡,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用羊毛织成,下端多饰有长穗流苏。厚实柔韧的擦尔瓦防潮、避水、御寒、抗暑、冬暖夏凉,放牧、狩猎、外出旅行,白天当衣服,晚上作被盖,是最为方便、适用的行装。一袭擦尔瓦,披戴于男性身上,更显剽悍威武、英俊潇洒、精神焕发;女性身着擦尔瓦,举手投足间,下摆缀饰的毡须轻拂慢扬,仪态端庄又不失婀娜妩媚,别具一种巾帼气概。

滇东南型彝族服饰又另有特色。男子喜穿用麻布缝成的对襟式无袖短褂,绣上图案式花纹,用蓝色或其他色布镶边,下穿宽裆裤。

女子喜戴各种颜色的花包头,包头边沿镶嵌银制“卡士玛”,顶端的双耳部位缀一对“彩蝶”,后面吊一束串珠,下垂至前胸,光耀夺目,走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女子的外衣长略过膝,多数是蓝白色,袖子、领口和边角绣有花饰,背披一块黑布衬底的雪白细羊毛皮,布带经胸前直贴衣襟,腰间系一块黑底绣着五彩图案的围腰,下穿蓝黑色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肩挎花布包。

彝族饮食与建筑

彝族人主要的食物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 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或者烹煮为牛汤锅、羊汤锅,烤羊肉、烤小猪肉等,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

彝族村寨多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大多依山傍水,环境幽美。村民一般都依照水流和山势的走向,选择向阳、背风、汲水和交通方便的平缓山坡建造房屋。凉山地区的彝族房屋主要有瓦房、瓦板房、土掌房、木楞房等,其中最富特色的是土木结构的瓦板房。

彝族瓦板房最突出的特点是整体都采用穿、斗、拱、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瓦板房的结构形式有:梁柱式(简单桁架);多柱落地式,一般多为三柱、五柱排架,穿斗木构架,这种形式称为“架”。其房屋的室内也是特殊的“拱架式”,即利用杠杆的原理,采取托拱斗榫,依次外伸,并多层挑出,让重力被拱架依次分散到四周的立柱和墙体,以加大室内跨度,并减少室内支柱,既节约了木材又丰富了内部装饰,是彝族瓦板房中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特征之一。

通常彝族瓦板房的每一层的拱架底部、屋檐的挑拱和垂花柱,都会雕刻上牛蹄、鸟兽、花草等图案。有的人家门楣上还刻有日、月、 鸟、兽等图案。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 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 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查尔瓦”而眠。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