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曝“周永康新政”取代“胡温新政”内幕

【新唐人2012年10月18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近日,有港媒披露了近十年来江泽民利用“维稳”这个政治借口卡死“胡温新政”的喉咙,之后更进一步逼迫“胡温新政”让位给“周永康新政”的内幕。

香港媒体《动向杂志》第326期发表了姬胡的评论文章《习李政治三大焦点》。该文披露了江泽民如何利用“稳定压倒一切”这个当年邓小平提出的权宜之计,来卡死胡锦涛接手中共最高领导职位之后曾一度开展的“胡温新政”,并进而促成“周永康新政”(或称“维稳新政”)喧宾夺主取代“胡温新政”把持朝政的内幕。

这篇文章披露,“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政治口号原本是邓小平一九八九年初提出的权宜之计。江泽民接手最高权力后,开始对“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并不太感兴趣,因为这意味着掌控稳定程度判断的邓随时可以用此权宜来压制他。但当江泽民也面临向胡锦涛移交权力的时候,江却把邓氏的权宜之计固定为政治铁律,死死地卡住了“胡温新政”的喉咙,而这个谋略出自曾庆红的手笔。

“姬胡”在文章中表示,当年江泽民即将让位于胡锦涛之时,江在事关权力交接的中共十六上大做报告时,曾两次提到“稳定”问题:一是在回顾过去五年(一九九七年九月至二○○二年十一月)及其掌权的十三年时,称“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是在政治建设方面和政治改革方面,继续坚持“维护社会稳定”的既定方针。而江在这次会议上特别强调的“稳定压倒一切”很快变成了“稳定高于一切”。

文章引述北京一位退休十年的高级干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稳定既然高于一切,负责维稳的政法体系肯定地高于党中央。同样,负责维稳的最高首长政法委书记当然地高于总书记。‘胡温新政’不能说没有,但说‘周永康新政’或者‘维稳新政’可能更确切一些。”

中共十六大结束后,胡锦涛公布十六届一中全会的方针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试图最大限度地淡化江的“稳定压倒(高于)一 切”,但在江泽民及其布部署的江系势力的合围之下,“胡温新政”最后也没逃脱被“维稳新政”取代的命运。

“姬胡”认为,二○○八年的奥运会帮了江系的大忙,举国体制下的安保造就了维稳的“奥运模式”,从而也使“胡温新政”被迫让位给“维稳新政”。

而胡、温则采取了一种“缓冲策略”,即以担心过分强硬的打击措施会引发社会抗争,进而是大规模群体事件为由,抵制过于强势的以政法系统为核心的江系势力。因此,尽管中央政法委书记实质上高于总书记,也没法找到反对这种“缓冲策略”的理由。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项下的“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问题,胡温执政十年采取的基本态度是,一方面在政治报告中对这个问题完全回避不提(标志是二○○五年十月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公报),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在政法委掌控之下的维稳系统继续的“非规模性打击”不闻不问。

据了解,“胡温新政”之说最早出现在2003 年。那一年中国突发“非典”,刚上任的胡锦涛、温家宝二人即时罢免了对隐瞒疫情负有责任的北京市长和卫生部长两位高官,力主向社会公开疫情,举国动员全力抗灾,还亲临一线现场指挥,一展“亲民”风采。这一举动以及此后“尊重宪法”、“依法执政”、“行政体制改革”等政策的宣示,被人们普遍解读为“胡温新政”即将到来的标志。

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胡温政府的主动作为其实相当有限。在江泽民势力的把持操控下,中共的政局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与蜕变,中共政体的条块系统逐渐分化为多个大大小小的“山头”。

《中国人权双周刊》曾发表文章表示,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这十年中,中共政局发生严重蜕变,除了军事和宣传这两个“口”仍保持着自上而下的“条”的外观,党务(人事组织)、政法、纪检,尤其行政与财经系统(即温家宝所在的系统)则至多只剩下半个“条”,其众多的神经末梢已大部被各个“板块”所侵蚀,“政令不出中南海”业已成为制度性常态。李长春或郭伯雄固然可以不买温家宝的帐,中央政法委也不必买胡锦涛的帐。而另一方面,每个大权在握的人若想要自己坐得稳,他也就必须让其他大权在握者都能坐得稳。

于是,人们期待的“胡温新政”很快化为乌有,整个政局呈现出一潭死水,消极改革、积极维稳,胡锦涛在事实上成为了“维持会长”,而温家宝则无可奈何地充当了“消防队长”。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