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时:钓鱼台如福克兰 掀世仇

【新唐人2012年9月27日讯】(中央社记者吴协昌洛杉矶26日专电)钓鱼台引发中国大陆与日本关系紧张,“洛杉矶时报”今天详述钓鱼台从明朝到近代的主权演变,并将钓鱼台比喻成福克兰群岛,掀起中日的世仇

这篇发自北京的报导指出,政治观察家将钓鱼台比喻成曾在1982年引发英国与阿根廷战争的福克兰群岛,但钓鱼台的面积远小于福克兰群岛。

文章从历史背景叙述,强调钓鱼台是亚洲强权的火药库,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占据钓鱼台,但战后就将行政管辖权交还给日本。

文章说,直到19世纪末前,中国仍拥有钓鱼台的主权,而文献上对于钓鱼台的记载更可回溯到13世纪。

明朝的历史文件曾记录将钓鱼台做为中国与琉球间的航运站,船只可以在钓鱼台上补充淡水及木材;相对于日本所能提出的历史文件,最早是在16世纪,将钓鱼台做为海盗的基地。

依照日本学者菅沼云龙(Unryu Suganuma)在2000年公布的研究显示,依照中国当时与琉球的边界画定,钓鱼台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但这个单方面的宣称在19世纪末改变,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政府获胜,取得台湾等地后,将钓鱼台也纳入,并租借给古贺辰四郎。

洛时引述台湾学者邵汉仪的话说:“钓鱼台是战利品的一部分。”

邵汉仪建议大家多了解钓鱼台的历史演进,激进的民族主义没用,必须透过历史的事实争取,他不认为有谁希望因为钓鱼台而打仗。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