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夏恋波折 合作未破局

【新唐人2012年9月1日讯】(中央社记者钟荣峰台北1日电)鸿海董事长郭台铭30日提前从日本返台,外界臆测鸿海与夏普合作恐生变。从3月底迄今,“鸿夏恋”似有波折,但双方从未公开否认合作与共识,合作关系并未破局。

鸿海夏普3月27日迈出合作第一步,鸿海集团宣布以每股550日圆,共计花费超过669亿日圆,购买夏普股权,持股比率占夏普股权比重不超过10%;鸿海得以入股夏普,夏普也在不改变经营权的前提下,获得资金挹注。

郭台铭在6月中股东会上明确宣示,鸿海与夏普合作,百分百一定会成功,双方将携手扩大全球制造、通路和品牌影响力。日后郭台铭也指出,鸿海和夏普合作先从智慧型手机产品开始,个人投资大阪(土?)市SDP 10代厂,可建立双方良好互动基础。

夏普态度很清楚,鸿海认股比重不变。夏普社长奥田隆司(Takashi Okuda)6月底年度股东会上指出,没有计划接受鸿海扩大投资,也没有计划让更多的鸿海高层加入夏普董事会;8月27日奥田隆司更透过媒体重申,先前同意出售鸿海近1成股份的协议维持不变。

对于鸿海来说,入股夏普股份多寡和入主夏普董事会,不是与夏普合作的重点,也不是入股夏普的最终目的;要让夏普赚钱,才是合作成功的关键,也是鸿海与夏普密切合作的最重要目的。

不过,对鸿海而言,虽然入股夏普股权比重多寡,一直不是关切的重点,但是郭台铭个人已出资入股10代厂,解决了夏普相对沉重的包袱,鸿海也希望在夏普总社内取得实质影响力,促进夏普改善管理营运和行销,扩大夏普获利条件。

双方确立合作关系后,夏普股价却呈现下跌走势,尽管鸿海表明不看短期价格波动,看长期价值的合作态度,但随着8月初夏普预估2012年财会年度净损,从原先预计的300亿日圆扩大达到2500亿日圆,夏普股价也从3月底的608日圆相对高点,重跌到8月初的200日圆以下,这让双方合作关系进入下一个转折点。

鸿海8月3日主动对外表示和夏普达成共识,夏普同意鸿海无需依3月27日认股协议履行认股义务;郭台铭5日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夏普高层主动提出鸿海有权入股夏普9.98%,往后入股价格可以重新议定。

夏普一开始回应并不与鸿海同步,公关甚至透过媒体否认与鸿海建立另议认股时间点的共识,引发外界对鸿海与夏普是否建立共识的疑虑。

为解外界疑虑,鸿海集团表示,双方将发布联合声明,积极落实共识与加强合作。直到8月10日,夏普明确回应外界,正与鸿海协商,以使3月双方缔结的投资与业务合伙协议“有效”;一旦达成协议,夏普将立即公布。

尽管8月15日夏普股价跌到169日圆,创38年以来新低;从鸿海认股550日圆以来,夏普股价大跌超过69%,鸿海依旧表示,与夏普合作基础和要素不变。

外界数度对鸿海入股夏普的认股价格、入股时间点和附带条件多有臆测,但是关键在于,双方都没有公开否认重新议价和认股权利的共识,也没有公开变更双方合作的条件和基础。

郭台铭8月27日赴日参与台日产业合作访问团,外界原先期待能顺势与夏普公布联合声明,双方合作有更新的进展,不过郭台铭提前于30日回台,双方联合声明未果,再度引起外界对双方合作生变的疑虑。

鸿海表示,行程变更无关合作生变,双方联合声明也没有一定要在8月底前完成作业,合作关系仍继续进行中。

整体来看,“鸿夏恋”看似有波折,实际上双方关系并未破局。但不可讳言,鸿海与夏普未来合作道路要如何走得更顺、更久,在布局共识、企业文化、领导作风、决策步调、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还有许多层面需要双方更有耐心地摩合,更有信心地迈向整合。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