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再现 陕西大学生捅死同班班长

【新唐人2012年8月20日讯】(新唐人记者梁冬综合报导)在陕西科技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张某,因为自己的贫困补助减少,怀疑是平时关系不好的班长在内作梗,在7月2日晚10点持刀闯进班长的宿舍,一刀致其死亡,这一案例,被众多媒体称为马加爵悲剧的再现。

案情回顾

大陆媒体报导,7月初,在陕西科技大学生活区,住在对门宿舍的两名同学,因矛盾发生争执,其中一人被刀捅后不幸身亡。

今年26岁的张华富,是陕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09级学生。张华富因怀疑自己的贫困补助受到一直由矛盾的班长的作梗,便预谋杀死班长。

今年7月2日晚10时许,张华富持尖刀闯入自己所住宿舍旁边班长宓某的宿舍,在争吵过程中,趁宓某不备,在其背部猛刺一刀,然后把刀放在自己宿舍床铺逃离。宓某被同学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逃到上海的张华富于7月下旬被抓获。

报导称,张华富曾把2011年12月17日的日记题目为“遗书”,上面写道:“人总是要死的,只是迟早问题。尊敬的爸爸妈妈,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们),你们看重面子,而儿子选择了死,用死来洗刷儿子心里的委屈……“此外的数十篇日记里,透露着张华富厌学、厌世、仇恨的心理。一些文字直接将杀人矛头指向受害人宓某和该校另外一个男生。

在被逮捕后,张华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选择其他方式去化解同学间的矛盾,或者选择继续忍耐。我想告诉我的同龄人,不要想着用暴力方式解决任何问题,否则只会让自己的内心背负更多罪责,也让自己承担应受的法律后果。”

大学生“杀人”,教育方式是主因

华声在线发表署名范云廷的文章评论称,从大学生到杀人犯,每当社会上出现了杀人案这样的恶性刑事案件,人们总是会感到震惊与害怕。而当杀人案的主犯不是一般人而是大学生时,人们的震惊、惋惜、遗憾和困惑就更胜一筹!因为大学生与杀人犯之间的反差毕竟太大了,人们一时之间很难在大学生与杀人犯之间划上等号。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杀人案却接连不断,血的事实和教训不时震撼着人们的视听。从“70码事件”、“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到今天的“张华富捅死班长案”,时下频频发生的与大学生有关的恶性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在心中画上个大大的问号,大学生何时成为了高危群体?

作者认为,大学生杀人与大陆教育的某些素质教育缺失有关。大陆教育偏向于重视知识教育,却对道德品质、生命价值等素质教育有所欠缺。 不少教育机构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多是雷声大雨点小。许多中小学、大学都只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格的培 养。这一现状,并不是哪个学校的个案,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马加爵悲剧的又一演绎

网友应学俊,在自己的博客中直言这一案件是马加爵悲剧的又一演绎。造成悲剧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自然都能分析出很多: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但是,就教育本身而言,难道不应当担负更多的责任吗?我们的“教育”口头上高喊以人为本,而实际上长期最关注的是什么呢?是“人”还是“功利”?是学生的心灵成长、呵护还是“分数至上”?因为某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这是否就可以成为我们不关心他的存在而被忽略的理由呢?

有评论指出,张华富杀死同窗的事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犯罪”行为,他再一次敲响了中国教育体制的丧钟,如何培养教育德才兼备的后一代,这给当今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新的课题,更主要的是给这个制度提出了课题。

谁是突破道德底线的真正推手?

这两年,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儿是“道德底线”。各种坑蒙拐骗、贪污腐败、假冒伪劣、卖官鬻爵、娼妓泛滥、黑社会肆虐,让人们对社会道德失去了信心。每发生一件社会事件,例如“山西黑砖窑”奴工案、“扶不起的老人”的南京彭宇案、见死不救的佛山小悦悦事件、撞伤人后索性连捅八刀故意杀人的药家鑫案、抖出“红十字会”惊人腐败的郭美美炫富案、执法人员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河南洛阳性奴案,还有充分表现道德不仅是滑坡,而且已到了崩溃地步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等事件,都让媒体与网民称为一次又一次冲破了“道德底线”。

《真实的江泽民》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腐败越反越腐,造假越抓越多,和谐社会是越唱越不和谐,问题出在哪里?民间有句俗话,说问题出在“前三排”,正是如此。因为道德问题的根子在于中共和其体制本身,上演“大盗抓小偷”,社会道德如何能不下滑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