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会议 人才危机仍是焦点

【新唐人2012年7月4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3日电)中央研究院第30次院士会议今天进行第2天议程,话题围绕在台湾的“人才危机”,院长翁启惠指出,台湾已成为高阶人力的“净输出国”,教育、科技、产学合作都迫切需改革。

民国99年第29次院士会议,院士们对台湾的人才危机忧心忡忡;去年8月,翁启惠与国内各界代表连署“人才宣言”,引起广大回响,政府也陆续进行多项改革,包括打破教授薪水齐头式平等的“弹薪方案”、以及放宽外籍人才就业限制等;但学者仍认为,政策影响范围不大,还有很多努力空间。

今年院士会议,话题仍不离人才危机;翁启惠上午发表“高等教育与科技政策”专题报告时即指出,台湾经济发展困境,可归因于人才、科技、经济三个层面的连结断裂。

翁启惠认为高等教育需负一定的责任,在教育政策、评鉴制度的引导下,台湾100多所大学的同质性过高,每间都在拼研究和发表论文,原本技职体系的优势反而逐渐流失。

近年台湾学生参加设计比赛经常获奖,但作品最后能变成产品、产生商业价值的寥寥可数,翁启惠认为关键在于产学合作机制不完善,“研发价值链”上中下游的连结不够。

翁启惠也指出,台湾在农业科学、化学、临床医学、电机、地质、微生物等领域领先中国大陆和韩国,但论文被引用程度、以及与专利的关连低,问题就是台湾还是依靠外来技术的国家,没有掌握关键技术,人才也较缺乏创新能力。

院士赖明诏则指出,台湾人才培育的重大缺失是大学国际化不足,大学生不出国,缺乏语言能力和国际观,未来国家竞争力面临很大危机。

赖明诏说,以前工科学生都要到工厂实习,现在却只懂得理论,产业界人士常跟他抱怨学生的技术能力不足,公司找不到适当人才;学术人才也屡屡受限法规,无法发挥所长,例如大学校长有年龄限制,使国内许多校长只能当一任,无法贯彻教育理念,在在都需要全盘检讨。

院士会议下午讨论院士林毓生检讨大学评鉴、重建人文精神的提案;院士孟怀萦有感而发地说,台湾学生经过多年的升学考试,没有任何思考空间,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有机会享受学术的乐趣,却已经没有动力了;长期缺乏思考能力,导致“台湾22岁的毕业学生,在美国却只有15岁的心智年龄。”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