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学者上书促实施学籍地高考政策

【新唐人2012年5月25日讯】5月23日,国内15位知名学者联名上书中共国务院和教育部,敦促实施学籍地高考政策。中国现行高考政策,严格限定“学籍”与“户籍”双认证,学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致使数千万留守儿童和父母分居两地,数千万随迁儿童上学难、高考难。

23日,“北京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所”主任熊伟与近10名家长代表,将一份名为“关于教育部制定随迁子女学籍地高考政策的公民建议”送到教育部。参与联署的学者包括宪政学家郭道晖、清华大学教授李楯,和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等。

学者们指出,中国现有近2.5亿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众多,特别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发达省市,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刻不容缓。教育部应就随迁子女认定标准和改革时间表做出统一规定,并明确地方主管部门的具体义务和法律责任。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律师张赞宁表示,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户籍地限制毫无道理。

张赞宁:“从平等竞争的角度,还是从公民的权利来讲,不应该有地域的限制高考。而且我们中国以前也没有这种限制,所以我觉得取消很有必要,这也反映了一个民心,高考的地域限制,实际上是一种歧视。”

前河北电台编辑、自由撰稿人朱欣欣指出,在中国,有很多制度不公平,其中最大的一个不公平就是户籍地高考制度。

朱欣欣:“高考的考生的录取率和分数线都不平等,人为的制造不平等的条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当被户籍限制住,不仅仅是考试方便,也同时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的问题。”

从2010年以来,京沪等地的随迁子女家长发起的“教育平等公民联合行动”,要求实行“学籍地高考”。他们的诉求已得到逾10万名民众的签名支持。

新唐人记者 陈汉 郑欣 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