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星官成腐败人 缺公开监督

【新唐人2012年2月7日讯】(中央社记者康世人北京7日电)中国大陆党官贪腐严重,连官营报纸也忍受不了刊文批判。京华时报今天撰文指出,“明星官员”变身“腐败能人”,不只是“明星官员”个体道德失范,还暴露出用人制度的弊端。

这篇评论强调,如果(中共)干部考察制度缺少公开监督,就难以遏制一些“明星官员”以权谋私的利益冲动。

评论指出,曾经头顶光环无数,被誉为当地“成就奇迹”的人,如今却沦为阶下囚,成为又一个“腐败奇迹”的制造者–前江西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为“腐败能人”再添一笔。

日前,汤成奇因收受贿赂人民币3901万余元,被江西省赣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刑。

这篇评论说,在(大陆的)腐败场,很多贪官都有类似汤成奇的履历如“领头人”、“经济奇才”等,这些曾经挂在汤成奇头上的桂冠,也在其他一些贪官头上戴过。例如亿元巨贪前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京城第一贪”前门头沟副区长闫永喜、前中石化集团总经理陈同海和前安徽宣城开发区主任周先义等。

在东窗事发前,这些大大小小贪官都是地方或是行业“杰出的领军人物”,被媒体称颂,被上级组织机构高度评价。

评论文章认为,如此多的“明星官员”变身“腐败能人”,不只是“明星官员”个体道德失去规范,还暴露出用人制度的弊端。以国内生产毛额(GDP)为主的(中共)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很难洞察这些所谓“明星官员”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本质。

文章明白指出,一些“经济奇迹”本身就是腐败的产物,是为了自身或是集团利益,盲目进行土地开发和项目引进。

文章强调,如果(中共)干部考察制度缺少公开监督,就难以遏制一些“明星官员”以权谋私的利益冲动;汤成奇20年的贪腐足迹再次提醒,如果缺乏制度约束,就会有人逾越道德堤坝,动用一切可能手段,不顾一切冲向利益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