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飘雪:达芬奇的反击能否掏出大裤衩内的秘密?

【新唐人2012年1月4日讯】 岁末年初,一度被央视曝光造假的达芬奇,好像吃了什么兴奋剂,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全线反击当初报导达芬奇造假的央视,这场争夺战,虽然没有电信企业反击央视那么有阵地、那么牛逼,多少也让公众兴奋。

因为这个世界上任何单位和人物确少了监督,都有可能演绎出荒唐来。央视作为媒体中的当仁不让的大哥大,向来是监督别人的雄纠纠、气昂昂,他们是否就是出污泥而不染?

达芬奇已公布的情节来看,虽然还有待证伪,但是足以表明,央视那个记者李文学,卷入了一场早就预谋好的,对达芬奇的公关的落井下石,这是以掮客崔某为节点的一场预谋,让达芬奇花钱没有消灾,达芬奇前前后后付出的1200万,可能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而央视记者也就是每周质量调查曝光记者李文学只不过是一只棋子而已。

李文学作为棋子是没过河的小卒,还是过了河的小卒,是这场纷争的焦点。一种是李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主角,他以诱饵逼出达芬奇造假的背后故事,这颇有点司法上的“刑讯逼供”和诱供,但是这个问题两面来看,如果法律没有禁止,充其量是不提倡但也不反对,比如诱供,还可以被看作是审判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尽管李文学用2000万元合同为诱饵,揭露出达芬奇“造假”的传奇,也未必不可,从达芬奇后来慌张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达芬奇造假的嫌疑依旧难以洗脱。

另一种情况是,央视诱饵采访在先,无限上纲,使得达芬奇事件被扩大化,然后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动作,某些人其根本目的就是在利用手中的资源,看准了达芬奇的瑕疵,造势敲诈达芬奇一笔,谋取不义之才,这和北京律师李庄重庆捞人是一样的江湖游戏,目前的公布的材料这种可能性最大。因为央视其他栏目的记者,或者说整个媒体记者,采用这种选择性报导、诱饵采访、以及其他江湖动作,确确实实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众更希望达芬奇学学唐吉可德,挑战一下央视,把大裤衩内的秘密都露出来,媒体不可告人的一面都露出来,也算是对公众的一种答谢吧!

不管哪种情况,管理部门倒了该出手的时候了,一方是达芬奇的“厚”——脸皮厚,死猪不怕开水烫,造假死不认账;一方是央视李文学之流的“黑”——手段很,利用公众资源,明目张胆敲诈勒索,杀人不见血。不管那种情况,或者兼而有之,都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不能容忍的污垢。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