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印度研商功能性基因与制药

【新唐人2011年12月13日讯】(中央社记者何宏儒新德里13日专电)中华民国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补助台湾印度学术活动,包括功能性基因及生技制药两场双边研讨会,本周在印召开。活动将建立合作平台,促成双边进一步科研合作。

“基因功能性与受气候影响之功能性食品台湾印度双边研讨会”13至15日在新德里举行,来自高雄医学大学、中山医学大学、台北医学大学、国防医学院、成功大学、辅仁大学、台湾营养学会共10位学者与会,将发表10篇论文。

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教授卓夙航在电话中告诉中央社记者,保健食品在台盛行多年,部分古书未记载的新食品,其影响人类基因反应的效果,陆续获得科学验证。国内学者将在会中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台湾代表以医疗和食品专家为主,印方则有许多植物学专家与会。他表示,台湾与会学者侧重如何以好食材促进健康;印方则强调如何改良植物,提升其中有助身体健康的成分。活动不仅可达相互学习效果,双方也将规划双边国际合作计划。

另外,“台湾印度生技制药双边研讨会”14、15日在旁遮普(Punjab)省摩加(Moga)县I.S.F.药学院(I.S.F. College of Pharmacy)召开,包括中央研究院两位前任副院长赖明诏及王惠钧、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前任局长苏益仁等10位台湾学者与会,将发表10篇论文。

生技产业可望成为台湾未来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制药则被认为是其中最可能成功的项目之一。赖明诏接受中央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过去10余年来,台湾在新药研发方面已开始萌芽,但从进一步研发到产品上市,仍有长路要走。他认为,未来的路台湾不能自己走,须加强国际合作。

他说,制药产业中,上游研发是台湾的强项;印度则在下游临床试验、后期验证与行销上具优势,双方合作可达互补效果。

这次研讨会聚焦“抗病毒及抗癌药物的研发”。赖明诏说,这是两国生技制药界初步接触,将建立合作平台、找出共同研究的题目,厘订未来合作方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