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何谓“软实力”?

【新唐人2011年11月1日讯】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英国,高规格礼遇接待,在国会发表演说,重申美英关系的历史渊源,确认民主、自由、人权,是英美两国共同信守的价值观。

美英文化、语言、政治制度同气连枝,虽然60年来,英国衰落了,美国取代成为强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国人把这两国称为“英美”,英先美后,今日英国随后,成了老二,但英语文化仍然影响全球。

奥巴马和卡梅隆重申21世纪将仍然是美英携手主导的世纪,这番话暗指:美英不但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还有称霸全球的综合软实力

软实力”(SoftPower)这个名词,自从美国国际关系专家奈提出之后,世界各国拾牙慧夸夸而谈者甚众。什么叫“软实力”?不凭枪炮,也不靠航空母舰或太空卫星,“软实力”是指对世界各国具有吸引力的文化霸权。“文化霸权”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文化既成霸权,不是指“称霸”的一方用枪管抵着你的额角要你对他的文化俯首称臣——像法国LV包包、意大利的Gucci时装,风靡第三世界的许多暴发户,自己乖乖送上钞票,法国和意大利政府没有强迫谁去买,是你自己扶老携幼,心甘情愿,如痴如醉,成为这些欧洲名牌系列的消费粉丝,因为这些品牌设计精美、形象可人、质量真实、一丝不苟、没有假冒,没有涂上有毒颜料。

哈根达斯冰淇淋、星巴克咖啡、迪士尼乐园、Zara时装、欧莱雅化妆品,都是美英和欧洲的软实力品牌,因为散发着一股人性的魅力:亲和、悠闲、自由、希望。“软实力”之成为文化霸权,不是靠强迫,而是靠庞大的广告:但单凭砸钞票掀起广告攻势也没有用,如果货物没有内涵,没有令人产生美好的人性感觉的联想,消费者不会轻易接受洗脑。

200年来,美英成为现代文明的主轴,产生许多人物,令人类生活更美好:演员卓别林、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音乐剧作家韦伯、小说家罗琳、足球明星贝克汉姆,还有《国家地理杂志》对自然生态的钟爱与探索,这些人物,都大大丰富了世界的人文生活,为人类的幸福、快乐、真正的和谐,有巨大的贡献。

当然,要支持文化的软实力,没有军事、经济硬实力的支持,不可能。然而反过来说:没有人文创作的软实力的灵魂,空拥有一堆导弹和枪炮,如前苏联,在世上有何文化魅力可言?无论一些民族主义的愤青如何诅咒美英的霸权,南京就是涌现了产妇缴付人民币20万元即可赴美产子的一条龙服务。

此一价码,对国人极有市场叫座力,究其原因,是孩子生下来即能归化的那个国家有吸引力。

所谓软实力,不靠硬销,凭其文化顺应人性中美好的追求:人是追求公义的,人是需要尊严的,人是热爱自由的。美英的“文化霸权”提供了这些保障。如果相信孟子的“性善论”,美英的软实力正是人性的基本。这样的文化,不必动员组织,就具有巨大的亲和魅力。

俄罗斯、印度、巴西,都是所谓经济崛起神速的新兴经济体,但这些国家即使释放了巨大的人力劳工市场,亦只止于“经济体”或所谓“市场”,不成为魅力型的文化实体;爱尔兰或希腊的人再穷,也不会移民莫斯科,英国大学的学费再贵,英国的家长也不会纷纷把子女送去里约热内卢念中学,然后想办法搞一个巴西护照。美英越衰落,第三世界想混进来生孩子的人越多,对于此一流行的人性虚伪,奥巴马和卡梅隆心中有数,他们兄弟俩胆敢如此猖狂,强调美英的联合文化霸权,也就是看穿了许多嘴巴里反英抗美的国家领袖权贵,资产和下一代迁移的方位在何处。奥卡重申盟约,体现了“西方霸权”称雄世界之心不死,世界各国要早谋对策。
    
文章来源:《南风窗》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