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协议 赵春山:别扣红帽子

【新唐人2011年10月17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虹瑾台北17日电)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赵春山今天表示,总统马英九审酌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符合国家利益、符合中华民国宪法,家园将因此更安全、和平,盼外界别再给政府“扣上红帽子”。

马总统今天在“黄金十年,国家愿景”记者会上指出,在民意高度支持、国家确实需要、国会监督等3项前提下,政府也思考两岸在循序渐进情况下“能够审慎的来斟酌在10年当中,是不是去洽签两岸和平协议”。

赵春山晚间接受中央社访问指出,两岸和平协议是马总统2008年提出的愿景;若未来双方真能签署这项协议,必然是建立在近年两岸和解的基础上,且签署后符合国家利益,保障国人拥有和平、稳定、安全的家园,有助于现状的维持。

他指出,和平协议一定会触及经济以外的问题,“务必需要政治对话的过程”。赵春山认为,签署和平协议没有时间表,“还早呢,要看对岸的反应,还要凝聚台湾内部共识”。

赵春山强调,马总统已经说过,“一中”就是中华民国;未来若要签署和平协议,一定是以中华民国的国家认同为前提,并符合中华民国的宪法。他呼吁外界,“别再说政府倾中卖台,别再给政府戴红帽”。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也指出,马总统早在2008年的总统就职演说上,提出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主张,“未来黄金十年若完全没有提到这一块,外界会很讶异”。

他引用马总统对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原则,表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既不急迫、也不容易,更不是经济议题”。

张五岳说,两岸就算要签署这项协议,也需要长时间审酌相关情况,包括两岸定位、政治歧见、国际空间、避免冲突,甚至军事互信;而两岸谈及前述议题,都得以“良好互动”作为前提。

此外,他说,和平协议的签署要件除了两岸互动状况,也包含台湾内部看法,若当时朝野关系尖锐、对立,势必无法签署和平协议。

张五岳认为,目前正值选战倒数敏感时机,这项议题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解读,因此马总统设定“人民支持、国家需要、国会监督”等三大原则,以两岸关系循序渐进发展作为前提,有阶段性、有前提性,但是没有时间表。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