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美16小城 挖掘艺术再生新能量

【新唐人2011年9月25日讯】社区广角镜(209)旅美艺术家池农深,走访了美国16座小城镇,以艺术家独特的视野记录下朴实无华的生活,他还和社会观察家刘维公一起进行一场探讨艺术的话题。

烟草工厂里的艺术共同体-泽西市、众星云集的艺术小城-卡梅尔、新英格兰精神的实践者-强生艺术中心。

旅美艺术家池农深,透过旅游寻找美学的生活态度,用一张张照片记录,并细心命名描述着,美国16座不同风格的小城面貌。

旅美艺术家池农深:“不太像城市的艺术家,城市的艺术家很像比较革命型的,比较张扬的,我觉得这些小城的艺术家们,都是在默默耕耘的,也不是说,就像我说的,不是彰显自己,他是为了社群的和谐而生活。”

出生于台湾桃园的池农深,曾经留学美国与德国,对艺术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从平面到舞台设计,全都一手包办,也是位记录片导演的她,以《叶蕾蕾传奇》,获第51届哥伦布国际电影电视节铜牌奖。

这一次,透过艺术,让用心灵感受生活的艺术家池农深,与善于观察社会发展的学者刘维公,有了对话的交集。

东吴大学社学系副教授刘维公:“我一直认为艺术家其实是这个城市,每座城市,非常非常重要的创新者,这种创新不是跟科技有关,往往大家认为,城市的进步要看高科技,城市的进步要看大计划,其实不是,城市的进步,如果你有非常多的,你愿意去肯定艺术家,你愿意去接受艺术家,愿意让艺术家的能力,去释放出来的话,我觉得这个城市就进步了。”

旅美艺术家池农深:“透过艺术家的这个手,他们本身对这种,吃苦耐劳的手,能够把那个地方从新建立起来,我想这个是艺术家在现代里头,比较正面的部分。”

近30多年来,池农深持续驻村探访国外小城,而这些亲身经历,以及城市再生的过程,都转换成文字与图像,期望读者能透过阅读,搭起艺术与城市之间的视野对话。

新唐人亚太电视阜东、李晶晶台湾台北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