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关系》揭贪腐之源 美媒称投资指南

【新唐人2011年9月22日讯】(新唐人记者唐美华综合报导)《中国式关系》出版已经4个月,在大陆多个地方都登上畅销排行榜。被《纽约时报》称为“在华投资者购买影响力指南”,被指“以火攻火”“以贪污反贪”。有评论认为,该书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和须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职场人士特别有用。

《中国式关系》揭贪腐之源

香港《明报》报导,送礼、请吃饭、做人情……一系列中国“关系”文化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潜规则,都在被誉为“社会关系小说第一人”的作家浮石笔下无所遁形。

报导说,与大部分难以启齿谈拉关系的中国人不同,浮石洋洋洒洒地写了几本书,包括小说和散文,专门论述中国社会的各种拉关系手段和技巧,诸如该针对不同的人送什么礼、安排饭局的注意事项和做人情的技巧等。

作家浮石在书中写道:“如果说十年前的成功、只需要30%的关系加上70%的能力的话、那麽现在、要成功、关系和能力的比例关系可以颠倒过来、即70%的关系加上30%的能力就可以”。

他在书中解释说,在人与人的交往有一些明的规定,但在中国,这些规定有很多涵盖不到的地方,“而且,按照这种规则,做事不一定有效,而且经常是无效的。反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更加有效”。他举例,就医和子女入学时,如果有资源,中国人基本都是第一时间找熟人,提供便利条件。

他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改变部分人的信息盲塞状态,“起码能看懂,达到某种监督”。

浮石虽精通关系人脉 但也身陷囹圄

浮石回忆起自己经营拍卖公司时,法院人员收回土地后,也是以个人身份接触他,让他去拍卖,并无经过任何正式渠道。

浮石说,深知法院人员掌握自己的饭碗,开始积累在法院中的人脉。在不断的洗脚、吃饭、唱K的过​​程中,逐渐与当地法官混熟,获得他们的信任。数年之后,已不像其他生意人一样,需要经常外出奔波,而只需要坐在办公室中等候电话确认,​​就能直接签单完成交易。 1990年代末,就在大陆经济发展并不算突出的湖南省,成为了千万富翁。

但在2003年终于卷入了一场贪腐丑闻。纪检部门查处了当地十多名涉案法官,并没收了浮石的大量财产。浮石自嘲道,自己从“富翁”成为一个“负翁”。在看守所被羁押的300多天时间里,浮石写成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青瓷》,讲述主人翁从官商勾结中获​​利如日中天,到锒铛入狱的故事。

浮石说,“我既是搞关系拉关系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浮石著书论关系的目的

浮石著书论关系的目的,是为了约束关系文化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他希望在“关系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人学到关系的套路后,能缩小与拉关系高手之间的差距,“一个愚民政策的实施,需要信息的极度不对称。当所有信息得到相对均衡时,会有更多的公平”。

浮石表示,“(此书)不是对关系的顶礼膜拜,是结构‘成也关系,败也关系’的概念。中国人离不开关系,对中国人造成最大伤害的也可能是关系。”

浮石原名胡刚,1983年哲学专业毕业后从事大学行政职位,在1992年离开湖南前往海南打工,并开始接触拍卖市场。 1998年,浮石回到湖南,开始做拍卖土地的生意,经营拍卖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