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德科技交流 癌症航太为重点

【新唐人2011年7月11日讯】(中央社记者林琳柏林10日专电)中华民国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罗权6日至9日密集访问德国的研究中心及学术交流机构,促进台德在科学研发方面的交流合作。

李罗权及国科会国际合作处长林宗泰、研究员傅显达6日由波兰转至德国,由驻德国代表处科技组组长彭双俊及秘书林惠珍陪同拜访研究单位及学者。第一站是在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The 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DKFZ)。

癌症研究中心教授楚豪森(Prof. Harald zur Hausen)是2008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也是中华民国政府颁给外国学者最高奖项“杜聪明研究奖”2011年得奖人。

李罗权邀请楚豪森夫妇餐聚,当面致贺,感谢他对台德癌症研究的协助,并邀请他偕同夫人于明年前往台湾出席颁奖典礼。

杜聪明研究奖是台湾与德国合作设立的科研奖。德国宏博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AvH)与国科会签约合作,于2007年设立这项研究奖,目的在加强台德双边的科研合作。

李罗权7日前往宏博基金会拜会,由基金会主席史瓦兹教授(Prof. Helmut Schwarz)接待。史瓦兹夫妇今年4月曾访台参加国科会举办的全球科技论坛。

李罗权表示,基金会促进国际研究交流的成就令人敬佩,而且严格的评审机制也让基金会在国际学术圈建立隆崇的声誉。

史瓦兹强调,希望透过台湾宏博学者到全台各大学分享在德国留学经验,增加宏博基金会在台湾的能见度,让更多台湾学者能透过宏博基金会与德国学者交流合作。

李罗权也访问德国能源及材料的研究重镇“尤利西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这是欧洲最大研究中心之一,与台湾学界有密切的交流合作。今年9月将有大型访团前往台湾参访。

研究中心主席巴汉姆(Prof. Achim Bachem)介绍中心的研究近况,并安排李罗权参观中心的超级电脑JUGENE& JUROPA及硅锗CVD制程与自旋电子研究室。

德国学术交流署(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 Dienst, DAAD)是与国科会合作项目最多的德国机构,除了双边合作机制外,DAAD也独自提供台湾奖学金及德语师资。

李罗权8日拜会时与交流署秘书长卢兰德博士(Dr.Dorothea Lueland)讨论到台德交流“龙门计划”,希望能透过DAAD的协助,让台湾的研究团队能前往德国顶尖大学进行合作交流。

航太科技是台德合作的另一项重点。李罗权德国行也访问德国航太中心(The German Aerospace Center , DLR),由主席乌尔勒教授(Prof. Johann-DietrichWooerner)接待。

过去台湾的卫星发展一直受到德国航太的许多协助,从基地台到光学零件,一直有互动合作。李罗权感谢德国在航太科技上给予台湾的协助。

他同时指出,台湾的卫星进行气候与自然灾害观察,提供世界各研究机构相关讯息资料,未来希望能够与德国航太进行更多实质上的合作。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