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子像贴金系造假

【新唐人2011年6月21日讯】(新唐人记者剑彤综合报导)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的老子像总投资2588万元,其中贴金多达33公斤黄金,引发外界广泛质疑。面对质疑,开发商承认数据虚假、人为炒作。函谷关官方网站“老子像投资2588万元”的数据已被删除。

据大陆媒体报导,这座老子圣像雕塑工程于2010年2月开始建设,历时一年落成。当时媒体对外宣传的口径是“函谷关老子像总投资2588万元,高达28.09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

报导指,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亮近日承认,老子像实际投资并没有对外宣传的那么多,之所以进行夸大宣传,是为了通过炒作来引起关注,进而给景区形成卖点,实际情况是并没有黄金这一项支出。

陈荣亮说,老子圣像总投资实际上是1820万元,但今年是老子诞辰2582周年,直接说投资2582万元又觉得不好听,就说成了2588万元。他说,如果按照实际情况说投资1000多万元,怕引不起大家的关注。

陈荣亮还说:“贴金33公斤之说,是为了和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相呼应,进而进行炒作。”

据该景区工作人员先前向游客吹嘘,老子像贴金多达33公斤黄金,否则不会全身金光闪闪。

目前,在函谷关官方网站上,对于老子像投资额2588万元的数据已经删除。

贴金是对老子的“侮辱”

此前,一些游客对此种花大手笔造老子像的做法纷纷质疑,老子穿黄金衣服如此奢华,有悖于老子思想。

《南方报网》发表评论文章“往老子身上贴金,恰是对老子的‘侮辱’”说: 两会才刚结束,河南灵宝市就耗资2558万建了个贴金老子像。诸如此类的浮夸作风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早已风气蔚然。

文章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机制上。因为没有有效的问责机制,许多当政者才敢有了想法拍拍脑袋就上,遇到问题或麻烦甩甩手不干或拆掉了事。如此一来二去,最终受损的还是平头百姓的利益。

文章斥责当政者不把心思花在“是不是每一小孩都能上得起学,是不是百姓们都能吃饱穿暖,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是不是都覆盖到每一个人,以及在这些基本生存问题之上更高的精神生活追求是否得到满足”等民生问题上,却总在形式上作文章,就连起个圣贤雕像都满身都是铜臭味。

文章最后指出:若真的懂老子的人就会明白,往他老人家身上贴金,与他及其思想多么的背道而驰,大相径庭。因为老子崇尚的是“返璞归真”、“ 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核以及“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民本思想。这种打着圣贤的旗号谋政绩或谋私利,且莫说是对圣贤及其思想的尊重,应该说是对圣贤的侮辱和讽刺。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