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中国严重电荒与中共核扩张

【新唐人2011年6月21日讯】(新唐人记者舒容编译报导)中国大陆各地今年夏天将面临严重电力短缺。非工业企业首次被列入限电名单。限产限电的规模,随着炎夏到来,将进一步扩大。西方媒体在分析中共政府限电举措的表象,更关注的是中共政府持续不断核扩张野心。

中共官媒新华社近日消息,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表示,今年夏天中国大陆的电力短缺将是最严重的一年。6月9日,上海气温高达37度,不过自15日开始,当地为期100天的限电措施就开始启动。

电力短缺的多重原因

今年上海市首次将3000家非工业企业列入限电名单。这些主要是购物商场和办公大楼非工业企业,在气温超过37℃,将面临被当局要求停业。而另外主要是工厂和生产企业厂房车间的24000家电力用户,今年将面在临某些时段被要求强制性拉闸限电。据悉京津唐、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重庆等10个省份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将面临电力短缺状况。目前华东、华中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对工业用户实行限产限电,在即将来临的炎夏,限产限电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大陆近75%的电力来自燃煤发电厂,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库克(Leslie Hook)在5月3日的文章中分析,去年8月以来煤炭价格上涨1/3,而官方为控制通货膨胀限制电价上涨,导致了发电厂越运行越亏损。

文章引述了独立研究咨询公司GaveKal的能源分析师塔普林(Nate Taplin)的话做解释:“问题不在于中国生产的电力太少。相反,这些停电的警告最该被理解为是一种讹诈:电力生产商希望政府提高电价。”据报导,去年中国发电厂亏损330亿人民币。

今年中国各地遭遇的干旱,也造成水力发电量减少。据瑞士联合银行(UBS)Tom Price报告,由于河床干涸,中国水力发电量下降了近20%。

没有缩减核野心的中共国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消费国。《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1》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48.2%。从2009年上半年起,中国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华尔街日报》在3月16日报导中指出,核电目前是中共政府致力于减少煤炭和其它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的核心策略。中共人大正式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核电。

6月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裁天野之弥在维也纳召开的部长级核安全大会上表示,日本福岛核危机,使“公众对核能源安全的信心已严重动摇”。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BBC英国版在21日报道中尖锐的指出,对于联合国核监察小组IAEA即将提交的报告,“不论报告得出怎样的结论,有一个没有缩减其核野心的国家,那就是中国(共)”。

目前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已决定放弃发展核能源。80%的电力来自核能发电的法国,是目前世界上最依赖能源的国家。不过据6月4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7%的受访者支持在未来的25至30年撤用核能源。

中国模糊的核未来

在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站有13个,另有28个在建。6月10日中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对到访的美国能源部核能助理部长莱昂斯表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100多座核电站投入运营。

《纽约时报》6月14日发表题为《一个模糊的核未来》一文。记者电话采访了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核安全博士后研究员周芸(音译Yun Zhou),她表示,“我不认为目前中国的核监管体制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如果有什么新情况/问题出现的话,中国很可能无法做出判断或拿不出解决方案”。

据悉,中国核安全监管基本法至今缺位。

中共政府的核扩张之路

日本核电事故发生的次日,中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记者会上表示,发展核能的决心不会改变。引发西方媒体密切关注。不过,世界各国纷纷表示重新审视自己国内的核电政策后,中共官方核电发展战略突然一夜之间转为谨慎低调,表示要对运行及在建核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评估,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加紧编制核安全规划。

3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库克(Leslie Hook)发表报道文章,接受采访的中国一家大型国有核工业企业的一位工程师耸耸肩表示,“不过是个安全检查。我们可以最终对一些技术进行改进,但不会改变核能发展的基本方向”。一个核零部件供应商更直接表示,他相信暂停会是“短期的”。 库克在文中指出,“在很大程度上,全球核工业界相信中国(中共政府)将继续沿着核扩张这条道路走下去”。

6月13日,中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对到访的由美国能源访问代表团表示,13个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已完成了安全检查,在建28个核电站的检查已接近尾声,并又核准另外32台核电机组建设。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