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复活的无人岛——汉江栗岛

【新唐人2011年5月30日讯】在人口过千万的首尔市,有一条大江横穿城市,这就是汉江。汉江两岸,既是首尔市民们喜爱的休闲空间,也是旅游胜地。但是有一座小岛,却人迹罕至。四十年前,这里曾因开发而消失,现在却被大自然治愈,又重获新生。虽然普通市民出入栗岛仍然受限,但本台记者还是直接到现场走了一趟。请看报导。

从首尔汝矣岛的汉江码头乘船,五分钟后就能看到一座草丛茂盛的小岛。

这座位于汉江中心的小岛,因形似栗子而得名“栗岛”。虽然现在禁止普通民众出入,但在四十年前,曾经有数百人生活在这里。这是因为当初建设汝矣岛时,为了得到主要的建材,曾对这座岛进行爆破,致使栗岛消失,而原住民则被强行拆迁。

但是,随着江水夹带的泥沙沉积,四十年来栗岛渐渐变大。如今,面积反倒比爆破前还要大。

由于汉江文艺复兴计划的推动,栗岛在被搁置许久之后,重又引起世人注目 。

首尔市长吴世勋:“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就觉得与其开发城市的天然景观和自然环境,(还是维持并保存自然原貌)更有价值。因为有这种价值观的改变,于是重新开始保护生态,努力恢复原始生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栗岛。”

上岛一看,这里完全是原始的芦苇丛。只有从岛两侧望见汉江边的高层建筑时,才会让人想起这里是首尔。

凭借这个“原栗岛居民生活地”的标志,可以得知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过。

汉江事业总部经营部长:“被指定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后,就限制民众出入了。(以前曾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每两年一次,会回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进行归乡祭祀。”

经调查,现在这里栖息着30余种鸟类,还有200余种植物。

为促进鱼类繁殖,在岛的四周还设置了人工杂草。

环境班长朱昌焕:“现在大概有40种吧。鲇鱼、鲤鱼、鳗鱼、田鱼、鲻鱼、宗鱼、鲌等,虽然叫不全,但主要是这些种类的鱼比较多。”

虽然栗岛曾因开发而被抛弃,但是经过四十年的岁月,如今正在蜕变成城市中的生态空间。

新唐人记者朴右、李昌植韩国首尔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