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若核灾 学者忧无应变能力

【新唐人2011年4月27日讯】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灾25周年,日本福岛核电厂事故也还没落幕,反观有3座核电厂的台湾,台湾环保联盟强烈质疑,核一、核二、核三厂的设备并不足以抵抗海啸和地震,担忧未来台湾的核灾风险。

25年前4月26日这天,切尔诺贝利的惊天一爆,辐射尘更连带影响周围国家,20多年后,没人料想到日本福岛也因为地震引发核灾。

2次重大核灾敲响全世界的警钟,反观台湾的3座核电厂安全性,学者强烈质疑,他们指出,储备电力应该至少维持72小时,围阻体的抗压力,也应该提高到10倍大气压,但是台电却通通没做到,即使台电曾让媒体进入参观反应炉,但依旧无法减轻外界疑虑。

台湾环保联盟召集人徐光蓉:“建筑物一定要加强到跟围阻体的强度是相当的,否则万一缺水,没有冷却水处理,燃料棒暴露在外面,就会发生像日本福岛四号机氢爆的事情,万一台湾发生类似福岛的事情,我们台湾就真的是完了。”

台大农艺系教授郭华仁:“(放射性物质)遗留在土壤里面,那土壤里面…那个就没完没了,你什么时候种,它就什么时候吸收。”

民进党立委田秋堇:“英国在苏格兰有一个核电厂,它运转20年后除役。结果电厂除役的钱,是它盖核电厂的7.5倍。如果这些核电厂用过的土壤,要恢复到可以耕种,要花70倍 (盖核电厂的钱) 。”

小小的一个台湾,任何一次核灾,都可能造成土壤变质无法耕作,水质污染无法饮用,学者担忧台湾成了车诺比第二,也希望政府的核安家园千万不要沦为口号。

新唐人亚太电视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