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金菜土 大陆农民声声苦

【新唐人2011年4月25日讯】(中央社台北25日电)“蒜你狠”、“姜你军”、“蘋什么”这些农产品价格狂飙的日子仿佛犹在眼前,但最近中国大陆蔬菜、水果价格一路走跌,农民哀鸿遍野,就连企图囤积牟取暴利的商人也惨赔不已。

去年10月前后,韩国面临“泡菜危机”,大量搜购中国大陆的大白菜及萝卜,“菜金”当道,大陆农民荷包满满。

当时,大陆的糖、蒜、姜、苹果等农产品及加工制品,也因为游资介入炒作,售价一路飙升,囤积商笑呵呵,老百姓却欲哭无泪。

最近风水轮流转,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山东蔬菜主产地调查发现,大白菜、大葱、苹果等大量滞销,价格一跌再跌,不仅菜农们血本无归,囤积商也由盈转亏。

  山东寿光纪台镇菜农老吕表示,目前大部分蔬菜都是按照每斤人民币3分钱的收购价卖出,“三亩地的白菜,能收2万多斤,最后只卖了400元。”

  济南唐王镇村民颜宝福说,“芹菜、大葱不值钱,很多干脆烂在地里算了。今年种菜的没有不亏的。”

  报导指出,不仅在山东,近1个月来,中国大陆蔬菜价格都呈现“跳水式”下跌。据大陆农业部监测,上周全大陆286家产销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每公斤人民币2.66元,比前周和去年同期都下降11.4%。

  对于今年菜价大跌的原因,许多菜农表示,应该归咎气候因素,使大陆南方、北方的叶菜类几乎同时上市,南方菜农不像以往可利用产期时间差赚取利润。

  去年底的囤积风潮也助长菜价下跌。报导指出,目前存放在冷冻库中的大白菜不少是大客户(囤积商)“不要的”,用来充抵冷冻费用,如果真要拿出来卖,每斤出库价格大约才1分钱。

  苦不堪言的批发商也有话要说,济南王师傅表示,“现在油价每升7块多,司机工钱每月上涨到近3000元,我还要跟车、装卸货,车子要保养、维修,什么都得花钱。我们的利也很薄,有时候一车菜就赚个百十块钱,还不够油钱。不是我们不愿意收,实在赚不着钱。”

  报导指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面对这种“菜金菜土”的怪现象,专家分析指出,这与目前大陆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有一定关系。

专家说,现在大陆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餐桌,主要环节是农户–经销商采购–批发市场–分销商–零售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隔了太多层,流通管道及生产讯息都不通畅,客观上给中间商囤积炒作创造有利条件。

  据报导,为避免“菜贱伤农”,大陆商务部近期表示,将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并协同有关部门研究对策,引导蔬菜生产流通主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保障广大农民应得利益。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