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论文“通膨现象” 品质差数量世界第一

【新唐人2011年2月14日讯】(新唐人记者王子琦综合报导)近年来,大陆科研学术论文产量突飞猛进,最新数据显示已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名,并且培养出博硕士、学士人才近2100百万人。但现实中,却屡屡爆出论文造假、论文引用率低及学历造假等问题,有评论称这凸显中国学术界量多质差的“通膨现象”,因此而有了对此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

论文产量“全球第一” 引用率百名之外

日前,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据《新华社》报导,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已授予博士、硕士与学士等学位分别达到33.5万、273.2万与1830多万人,30年共培养出2100多万名大学本科以上高等人才。

统计显示,现中国可授予博士、硕士与学士学位的学术机构分别有347所、697所与700多所;在学研究生人数高达140多万人,其中博士生24万6千多人,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有90多万人。

然而,高学历现已成大陆学术界隐忧。尽管最新数据显示大陆科研学术论文产量已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名,但学界重视的论文引用率却排在一百名之外。而此“通膨”也发生在造假数量与速度上,且丑闻频频传来。

近年来,论文抄袭、剽窃和造假者的队伍中已不乏教授、大学校长甚至院士等高端人士了。

中科院研究员阮康成说:学术腐败不但催生了“学术泡沫”,还催生了相关的腐败“产业”。例如,从网上的一些资讯可知,目前数据造假、剽窃、抄袭已升级到买卖论文,成为一个年销售产值数亿元的产业。有关“论文服务公司”可提供实验设计与实施、 论文撰写,直至出版发表等一条龙服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2009年度论文交易销售额可高达1.8亿-5.4亿元。

学术、学历造假丑闻频传

日前,因推荐材料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等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所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日前撤销。

这起被称为中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的事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这一事件,仅仅是学术场上的一个缩影。

在2010年,最为引人瞩目的微软中国区前总裁、“打工皇帝”唐骏博士学历涉嫌造假事件,引发网上热议至今不衰。

而在唐骏文凭被揭造假后,互动百科等网站上的各名人简历,特别是教育经历悄悄的被修改。仅7月7号至8号两天时间,就有近百位名人的简历被修改,并且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随着盘点不断展开,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事件也屡被提及。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销。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舆论哗然。

由于SCI在中国如此受关注,因此而有了“SCI=Stupid Chinese Idea”的戏言。

而“北科大1名院长被指论文剽窃,承认有连带责任”、“清华教授汪晖被指抄袭,近6月仍无定论”、“退休教授起诉西安交大博导剽窃,校方称无欺骗行为”、“肖氏反射弧手术受到质疑和患者投诉”等等,近年来涉及论文抄袭剽窃、学历造假、考试舞弊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甚至连飞行员资质都出现了造假现象。

四川在线发表一篇评论文章“让造假者“吐奖”成为常态”指:约50%的科技工作者坦言身边的学术不端现像很普遍,有相当比例的人对此表示出“宽容” 。

文章指出,学术造假不仅仅是个案问题,而且正在蔓延和泛滥,在“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的所谓“成功学”潜移默化之下,造假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假如设立“科技退步奖”

“其实,任何国家的学术界,以及一流大学,都有可能出现丑闻。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是在丑闻处理过程中不断产生‘次生丑闻’,以及对丑闻最终的熟视无睹,甚至潜规则大行其道。”题为《没有最丑,只有更丑》的评论文章这样写道。

文章认为,前者表明学术制度出现严重病变,失去自净能力,后者表明整个学术尊严全部丧失,学术价值体系瓦解。”

大陆有的高校论文在派完评审、考核功能之后,就放进垃圾堆。有多数论文被学界自身称为“垃圾论文”。科研成果在鉴定之后就完成使命,超过90%的“成果”被束之高阁。这样的学术研究,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就寥寥。

甚至有学术界人士发出“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后退20年的声音。”

在署名文章《假如设立‘科技退步奖’》中,作者徐迅雷说,假如设立“科技退步奖”,那么得奖者可真是多了去了。“学术腐败、抄袭剽窃造假,这样糊弄出来的科研成果,大抵都可以进入“科技退步”一二等奖的评奖范畴;那些几无学术价值、只为完成申报来的项目,那些东拼西凑、只为发表一下评个职称的论文,大抵可以参评“科技退步”三四等奖……”

学术不端,虽然各国皆有,但在中国被称为“一枝独秀”。有学者指出:学术腐败行为已经演变成了“癌症”,整个学术体制必须改造。

徐迅雷引用爱因斯坦的例子来说明:爱因斯坦多年积极地投入科研工作,却仅仅只找到一两个好想法——还只是想法,至于编造假数据、抄袭、剽窃他人的成果,那倒是举手之劳。“当李连生之流大为流行之际,‘爱因斯坦’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科技部部长万钢则说,对学术造假要“零容忍”。有文章称,政府职能部门光想着学术造假出来之后才“零容忍”,那是不够的。

造假易、打假难

关于李连生的造假事件,早在2007年底,西安交大就收到6名老教授的联名举报,迟到2010年3月才对李连生做出解聘决定。校方甚至表示,“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有评论指,这非常令人不解,以这样一个重磅阵容所进行的实名举报,一开始却没有受到西安交大等方面的重视。这其中是否存在包庇和捂盖子的问题,难道不应该对公众有所交代吗?

《对学术造假理应当头棒喝》一文说,造假者过得很滋润,剽窃包装浑不怕,一路绿灯把奖拿,出了事还有人“护犊子”。举报者却举步维艰,老教授一度投告无门,这种反差,其实也道出了学术造假之易、打假之难的现实困境。

文章分析认为,目前对学术造假的处理,存在两个瓶颈:一是学术造假问题往往通过内部处理,导致相关部门要么袒护阻挠,要么处罚过轻。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处理往往局限于道德声讨、人事调整等层面,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难以应对学术造假频发现状的挑战。

文章指问: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对一国科技创新事业来说,到底哪些事情是真正需要做好的?

而另一分析文章《学术打假不能‘零视野’》说,如果有关方面只追究李连生一个人的责任,却轻易放过了对学术造假纵容庇护的管理者的责任,惩治学术腐败就难有出路。

造假不断出现的原因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中国最高水准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论文因为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就被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对此,曾任美国高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饶毅驳斥:“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饶毅用《让子弹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

文章《假如设立‘科技退步奖’》分析:“工程化”的学术、“项目化”的科研,使得众多的研究人员忙于追名逐利、低头满地找钱。 “官办科研”也让人忙于批项目“找钱”。 “还有多少研究者能坚持静心、坚守良心?”

一位网友说:“现在认真搞科研的人没有吗?有,但少了。社会本身也应该反省一下,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是浮躁的,全社会的单一价值观使人投机取巧,唯利是图。”

另有评论指出,科研项目经费的浪费与腐败也成为其中一个原因。据北京某高校披露:“在横向项目上,如果拿到一个100万元的研究项目,只要花20万元在项目上,再扣掉学校收取的管理费和其他费用,申请人能赚50万元。”

大陆诗人兼文化评论人叶匡政指出,在当今的中国,许多人依靠谎言获得成功。

叶匡政表示,中国今天这个时代,因为意识形态的管理,讲谎话已经进入国家体制,或者体制服从的一个前提。如果你不讲谎话,你很快就会被体制淘汰,或者你只讲真话,也很快会被体制淘汰。

哈耶克有一个观点:在一个相对专制的国度会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所有的极权国度都会出现这个现象,就是最坏者当政,最坏者成功……当国家谎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时候,民众说谎也就不奇怪了。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