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政府应负责让房价透明

【新唐人2011年1月7日讯】(中央社记者郑崇生台北7日电)要让台湾房价合理化,内政部地政司表示,政府已修法订罚则,未来中介业者必须公开成交价格资讯。不过有学者批评,政府“半套公开”,不针对“实价登记”管理是失责。

由国立政治大学主办的公共政策论坛,今天上午针对“健全房地产市场”邀请产、官、学界交换意见。虽然内政部地政司长萧辅导表示,政府已在修法让房价资讯公开透明,不过学者和房仲业者都认为,房价真正的问题是在实价登记制度及税制的配合。

萧辅导表示,去年9月已将“不动产经纪业管理条例”修正案,送立法院审议,未来将强制业者在“不公开详细门牌号码”前提下,提供交易价格资讯。未提供者,处新台币3万到15万元罚款。

不过萧辅导坦承,台湾无法做到像美国一样,房屋资讯连门牌号码都公布,是“半透明”资讯揭露。

萧辅导说,行政机关面临“政府资讯公开法”与“个人资料保护法”这两法对资讯公开及保护的矛盾冲突。

萧辅导表示,台湾房价管理除了地政司有责任外,政府部门间也该协调合作,才能让房价合理化。

政治大学地政系教授张金鹗直言,“资讯不透明房价绝对有问题”,政府的“半套管理”是见林不见树,造成台湾房地产“扩张期短、收缩期长”。

张金鹗以美国房地产交易为例指出,美国是个重视个人隐私的国家,但房屋基本资讯,包括:地点、坪数、屋龄等,都可以在网站上查询,甚至还能查到10年内的交易价格,台湾不应该只做半套公开。

张金鹗说,Google网路上一搜寻,都可以知道房屋的地段资讯,政府没理由保密。他强调,台湾房价真正的问题在于“实价登记”。

张金鹗认为,登记价格是公文书,作假就该罚,但现在政府、买方和卖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金鹗忧心台湾“爱尔兰化”,因房价破沫导致经济垮台,爱尔兰人远走他乡,他担忧台湾将面临同样情形。

信义房屋董董事长周俊吉表示,修法针对中介业者,但不见得每个人买卖房屋都透过中介。房价资讯透明化不代表能抑制房价,他赞成台湾房屋价格改采“实价登记申报”。

周俊吉说,虽然短期交易量会变少,对房仲业者有冲击,但长期来看,台湾房地产交就会变正常化,如果短视近利,“房价泡沫化”发生,大家都受害。

周俊吉建议政府,应从管理出发,配合税制重新规划,从地政机关的实价登记做起,更简单直接。

萧辅导表示,实价登记牵涉“不动产登记法”的修法,他认为要在立法院闯关成功,“还需要大家多帮忙”。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