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未能迎接2011 外界哀悼(视频)

【新唐人2011年1月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采访报导)中国残疾作家史铁生在新年到来前一天去世,与2010年一起走入历史。

中国作家史铁生星期五凌晨三点四十六分,突然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享年59岁。

依照史铁生生前自己多次重申的意愿,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史铁生的夫人告亲友及读者:在之后的适当时间,将以适当的形式对他的离世表达追思。

在十几年前与史铁生一起在瑞典开会并与他有深入交流的独立中文笔会成员孟浪星期五就史铁生的离世告诉本台记者,“刚刚看到这个消息,史铁生是在中国大陆一个很优秀很杰出的作家,他的去世当然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损失,因为像他这样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杰出作家在中国还是很少的,所以也很可惜,应该说他身体好一点、状态好一点,还能够写出更多作品贡献给我们这个社会,因为中国社会需要他这样一个非常沉潜、不张扬但是却孜孜不倦在从事民主语言文学创作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太少了,对我们也是很悲痛的事情”。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史铁生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造成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他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也被选为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十位当代作家之一。

史铁生的很多作品,包括《我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以及他面对残疾所秉持的乐观态度,曾经打动很多读者。

知名博客作者宋石男表示,“《我与地坛》、《合欢树》等曾深深打动我。他半生与苦难相随,笔触却十分宁静,并将此种宁静上升到美的极致”。

知名作家余杰曾经不止一次在文章中提到过史铁生的文章,并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对于他的离世,余杰也有无限哀思。

他告诉本台记者,“在毛泽东时代,他有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所以他对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真实情况和生活有深切的体验,就像康德所说的,如果是不能够做到说真话,最低的底线就是坚持不说假话,我觉得他至少达到了这一步,在西方看来是一个最低的道德底线,但是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已经是很高的底线了,对他来说很不容易”

对于他的去世,网友们用很多方式表达了敬意,不少网友认为史铁生是个有大情怀的作家。

网友贺西楼表示,“2010年就要走向尽头时,他的生命之钟先停止摆动,会想念他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博爱、善意和文采,会想念他的坚强和正义心”。网友樊启南表示,希望他一路走好,天堂比人间好得多。 ”

史铁生在六四学生运动期间,曾坐着轮椅,被其他作家推着来到广场上声援绝食的学生们。学生运动遭到镇压后,史铁生将更多作品转向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根据他生前的遗愿,他的脊椎和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独立中文笔会成员江棋生表示,史铁生用他短暂和有限的生命坚持写作,让人敬佩。

“是1951年生人,只是59岁,而且早就坐着轮椅,30多年前就瘫痪了,在这样的生活中坚持写作,现在又突发脑溢血,这个人的一生应该是很不容易的”。

在整个2010年中,史铁生已经多次面临病危考验,最终与2010年共同走进了历史。

而他面对生死和历史所留下的感悟,也许可以让世人共同分享。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