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论坛】人生有目标活得更长久

【新唐人2010年12月22日讯】【禁闻论坛】人生有目标活得更长久

安妮: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禁闻论坛。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您生活有目标,您会活得更长久。目标是什么呢?野心勃勃还是小小心愿?这倒没有太大关系。伍凡先生, 心理学家波义尔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倒是很有启发作用。

伍凡:波义尔说:“我们发现,一些生活较有目标的人,大体上会比那些生活较没目标的人,在往后约三年的追踪期间,死亡率少一半。”人生目标的自我评量,平均分数3.7,最高可到5。在比较分数后,波义尔发现,那些对人生目标有较高使命感的人,在往后的日子里,面对死亡的风险,约只有那些较低使命感的人的一半。这是真的,她说,甚至抑郁症,慢性疾病和残疾等因素都纳入控制下也是如此。“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发现了人生的目的,如果你觉得生活有意义,如果你的言行举止有了方向,那你就有可能活得长一点。”最近另一项研究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从事义工活动者,在往后约四年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比未担任义工者的死亡率低逾50%。这可能是因为有一个巨大的使命感,帮助人体几个系统机能发挥更好的作用,面对疾病时赋予保护。

安妮:中国国务院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说中国知识份子平均寿命只有58岁。照理说知识份子比其他族群更有生活目标,为什么中国的知识份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还要低1 0岁呢?

伍凡:波义尔博士研究的结论很明确,“如果你生活有目标,你会活得更久。”现在中国知识份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连60岁都不到,这实在是不正常。改革开放32年了,知识份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巳比毛泽东时代有大幅改善,他们应属于邓小平所讲的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一群人,生活条件比普通百姓优越,但他们的寿命反而比普通百姓寿命还少10年,这需要从知识份子的地位和生活环境来分析。

安妮:有分析说与西方知识份子相比,中国知识份子的社会环境不够宽松,他们的忧虑多、心理负担重。就拿大学教授来说,在西方大 学教授根本不用为科研经费的事情发愁,但在中国大学教授拉赞助的情况多的是,他们还要分出精力来应付像个人分房等生活上的很多问题。

伍凡:中国知识份子在经过1989年六四运动之后,普遍面临一个抉择:接受中共收买并在政治高压下苟生,还是拒绝被收买而入狱或被逐出国门流放海外。绝大多数中国知识份子为了求生,为了饭碗,不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历史上中国知识份子的腰身原来很挺拔,现在卑躬屈膝,做了奴才 — 除了做意识形态的奴才之外,也甘心做了资本的奴才,嘴脸自然十分不堪。至于为什么是这样,说辞很多,比较能够激起社会情绪和民意反应的是知识份子奉行犬儒主义,自甘堕落了。什么是犬儒主义,在此处的语境里,我理解就是把自己当成猪狗,只要被人养着,苟活着,至于是否体面和尊严就无所谓了。说实话,这样的犬儒主义颇能概括中国知识界现状的一个部分。中国知识份子变成真正的奴才是近一个甲子的事情。

安妮:中国的知识份子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大多数人很难去设定自我的生活目标,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他们常常感到难以负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时看到有博士或教授自杀的新闻。

伍凡:据中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约占中国总人口的60%,大概在7亿人以上。其中主要以中年群体居多,约占48%∼50%。亚健康状态在城市居民、青年学生、知识份子、机关干部和军人中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又有哪些表现呢?如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心慌、胸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感觉疲惫,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体格检查并无器质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功能性上的改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猝死,就是“过劳死 ”。现在中国社会普遍的舆论认为,中国知识份子过早缩断寿命是被定义为“过劳死 ”。

安妮: 是啊,有名、有钱、有知识并不一定有健康。即使我们有五千年的烹调食补、中医养生,却也吃不出健康,养不来长寿。 那么为了您的健康与长寿,观众朋友,您设定好您的下一个人生目标了吗?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禁闻论坛,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伍凡:再见。

(以上文稿与播出内容略有不同)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