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地难 北京房价暴涨 土地去哪了?

【新唐人2010年12月20日讯】(新唐人记者王子琦综合报导)中国大陆9月29日又出台严厉措施,以阻止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有人甚至惊呼“房地产业的寒冬来临”。但是房价、地价在当局的干预下屡压屡涨。民众怨声载道。同期北京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达到了9.1%。新一期的《新世纪周刊》以《土地哪里去了?》为题,从房价的源头——地价和供地量,探究北京房价不降反升的原因。

又是未完成供地计划的一年

据中共官方的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1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7%,同期北京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达到了9.1%,涨幅与全国平均水准相比高出1.4%,自9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上涨。

另据北京官方的资料,11月底,北京四环内成交均价25177元/平方米,四环外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是18728元/平方米。

2010年初,北京市公布了巨大的供地计划,计划供应住宅用地不少于2500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供地面占比50%(1250公顷)以上。相较于2009年供出的住宅用地1072公顷,2010年的计划增加了超过1倍。

而事实上,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资料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北京通过招拍挂方式共出让232宗土地,土地面积共计24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和包括住宅用地的地块59宗,土地面积共计923公顷,完成了商品房用地供应计划(1250公顷)的73.84%。

从2003年以来,除了市场极好的2007年和2009年完成计划,其余年份的实际供地数量与计划均相差约四成至五成。

北京市供地究竟难在哪?土地究竟去哪里了呢?

据《新世纪周刊》报导,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副主任王兵曾公开表示,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市供地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拆迁难度和成本都太高。“高昂的拆迁成本,被转嫁到土地出让底价,继而传导至楼面价、房价。”

此外,即便是正常拆迁,也经常遇到特殊情况。

文章提到,北京金融街股份一位副总办公室墙面上,挂着北京市总体规划图,其中即将或者正在拆迁的地方,被明显标注过。这位不愿署名的副总透露,这些准备拆迁的地方,开发商甚至比国土局都提早去考察过,但很多地方根本拆不动,或者拆到一半就拆不下去了。小楼主人称这片地是他的,一般会开出高昂的拆迁费用,而这位副总表示,一般敢这么做的人,都是特权阶级。只要遇到这种情况,开发商就不谈了,因为明白这块地已经有主了。

文章指,实际上,北京供地难的真实原因其实比这更加复杂。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曾透露,北京市很多地根本供不出来(指无法进入市场程式),原因是每年土地供应总量中的约40%以上,都被中央机关、部委、部队大院直接划走,这在地产圈已是公开的秘密。

任志强解释说,“为什么西城、东城没有土地放出来,不是因为没有地可用,而是有些地方无论拆迁还是重建,北京国土局根本管不着……”

据悉,中共中央机关、部队大院和央企在京的用地、住房,统一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每年,上述各部门都需要填报一份“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表”,详列各部门、各企业及其所属单位拟在来年利用北京市范围内的存量土地,以及建设项目使用北京市范围内的新增用地计划。

上述新增、存量土地的使用并不通过招拍挂,而是直接行政划转。每年,这部分土地的数量、其所占北京市总体供地量的比例,以及用地的成本,对于公众都是一个未知数,从不对外公布。

政府和开发商争利

文章指出,与供地数量不足相对的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年年创出新高。

2010年北京市住宅楼面地价已由2009年的6189元/平方米,飙升至8255.96元/平方米。在政府垄断土地资源的制度下,土地永远是稀缺资源,土地市场上争夺的主角是开发商,但最大的得益者是地方政府。

据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资料统计(按照合同出让价款累加),截至12月16日,北京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0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0%,超过了2009年全年约930亿元的出让金收入。

文章分析,由于部分开发商分期付款,拿地后无力付款等原因,实际土地出让金和合同出让价款有部分出入,但即便之后的出让金缴纳出现问题,成交地价、楼面价和周边的房价等市场指标已实质性地被推高。

滨江房地产副总朱立东曾表示,在购房者付出的房价中,土地成本约三分之一,建安成本和各种税费共三分之一,开发商的利润约三分之一。2010年,北京住宅楼面地价已达到了8255.96元/平方米,照此计算,北京市商品房房价的正常水准应为2.5万元/平方米。

朱立东表示,在建安和税费成本无法压缩的情况下,房价的涨跌变成了开发商和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政府一方面希望房价下跌,一方面又指望土地挣钱,房价下跌就只能指着开发商自己压缩利润。”

搜狐焦点博客作者庞建国指出,中国楼市暴涨的速度,堪称世界奇迹。现在中国的房价高涨,最重要的是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惠及每个公民,而不是官商经济、权贵经济、政绩经济。

据报导,近期,大陆住建部向各地发出《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新增了420万套,且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而对于这个更加巨大的计划是否能完成?将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