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体坛急功摘金 举国体制备受争议

【新唐人2010年12月2日讯】广州亚运已结束,中国运动员赢得了大量奖牌。不过,本届亚运金牌夺金数,少于上一届的多哈亚运,这给一些中国体育迷一个强烈的观感:金牌唯上的举国体制已经挡住中国从体育大国,发展成体育强国的去路。

中国在广州亚运上拿下了199块金牌,远远超越第二名韩国的76块金牌。中国惊人的金牌数量引起外国媒体的关注。《德国之声》综合引述德文媒体的观点认为,潮水般涌来的奖牌是否真实反映了中国体育的总体水平和国民的整体素质。

香港《文汇报》的报导指出,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最大特色是:“无论民间基础如何薄弱,都可以在短期内,训练出一些高水准的选手,在世界大赛中披金挂银。大赛一过,自生自灭。 ”

报导中还说,虽然刘翔的复出令田径队光芒四射,但惊讶的是田径队没有其他值得期待的新人。

今年已经27岁的刘翔,曾对媒体表示他预计30岁要退役。而其他像是射击、击剑、举重等中国的传统金牌大项,全部出现老将缺阵,新人青黄不接的困境。举国体制的“急功近利”虽然能迅速制造奖牌,却也失去了近几年培育后备人才,以及让体育深入民间的时机。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咏梅,日前接受新唐人记者梁珍专访时批评,举国体制制造的金牌已经背离了体育精神。

蔡咏梅:“你看中国体育并不普及,老百姓根本享受不到什么体育设施,但是中国在国际竞技比赛中为什么成绩那么好,就是用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大规模集体把它生产出来的。”

《华夏经纬网》引用一篇名为《奥运金牌的陷阱》文章披露,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总局的事业费从每年30亿元上涨到50亿元。按此计算,2004年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花费了200亿元。在雅典获得30多枚金牌,每枚金牌的成本差不多是7亿元,“可谓世界上最昂贵的金牌”。

至于中共政府为何如此热衷于“摘金牌”?蔡咏梅认为这是一种用体育推销党文化的方式。

蔡咏梅:“(中共用)文宣系统进行宣传,体育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宣传,所有的共产国家体育都是非常好的。他们用这个凸显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

《华夏报》的评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举国体制”是国家垄断操控的官办体育,这种只看重精英竞技体育的模式,说穿了,就是对内收拢人心、对外炫耀国力的统治利器。

新唐人记者唐言、孙宁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